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考考 通讯员 林依蓝 黎蓥莹
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从农业为主到工业立市,一路走来,四会市筚路蓝缕也成果丰硕。
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是四会市激流勇进的“制胜法宝”。
作为拥有千年历史的“玉器之乡”,四会市正焕发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通讯员 罗炳昆 摄
从无到有,“量”见发展
“制造业当家”挺起硬脊梁。近年来,四会市深入实施“强链行动”,聚焦肇庆“主导+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迅速壮大金属深加工优势产业,做精做优精细化工等特色产业,加快打造符合四会发展实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响制造业项目建设大会战,2023年新引进制造业项目48个,含10亿元以上项目4个,计划总投资额103.13亿元,增长92.7%;新增开工、竣工、投产项目分别达26、25、20个。其中包括全球新能源500强企业协鑫集团等龙头企业。
企业是个体,产业园区是载体。促进载体的扩容提质,才能助力个体的蓬勃发展。为此,四会市推出“1+4+N”园区格局,打造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
《四会市2023年“筑巢行动”工作方案》提出,要助推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万亩千亿”大平台加快建设,全力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大平台。从书面理论到产生实际成效,四会市交出一份硕果累累的答卷:截至2023年底,四会市累计完成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市管起步区(大沙、富溪片区)征地近1.4万亩,出让工业用地超1700亩,实现平均每3.6天引进1个项目、平均每6天落实一个项目供地。大型产业集聚区四会片区(含市管起步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811.57亿元,工业投资121.6亿元。
从有到优,“质”引未来
有体量,更要保质量,才能在“百家争鸣”的产业赛道上行稳致远。四会市的解决方案是——实施企业培优增效,强化“大企业”根基力量。
一力制药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成为肇庆市当年唯一上榜的企业;同宇新材料获评“广东省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是肇庆市唯一上榜的企业;辉煌金属成功获评工信部绿色工厂;肇庆创富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飞南资源在2023年9月成功上市……喜报频传,这是四会市实施企业培优增效的丰厚汇报。
截至2024年9月,全域规上企业645家,专精特新129家,小巨人11家。
生产力变革日新月异,企业升级改造不可或缺。2023年,乘着高质量发展的东风,四会市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大力引导企业开展产品换代、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数字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升级,推动22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
此外,四会市积极打造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四会市高分子合成材料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带动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才能与时俱进,抢占发展先机。在新质生产力热潮涌动的当下,《四会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聚焦广东等未来产业引领区产业布局,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项目谋划和储备,发展新质生产力。
四会市体育馆。 西江日报通讯员 黄德坚 摄
玉成于此,只为客来
“四会是一个包容性强、玉器产业链完善的城市,名副其实的玉器之乡。”谈及四会市玉器发展,庄家翡翠老板陈国杨赞不绝口。这位在四会从事玉器行业22年的“外地人”,是四会玉器产业发展的见证人之一。
四会玉器产业肇始于清末民初,先后历经了家庭作坊零星散作的萌芽起步阶段、工厂式集中生产的筑基发展阶段、全链条分工生产的加速发展阶段和产业集聚发展的成熟壮大阶段。历经100多年的发展,四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集产、供、销和服务于一体的翡翠玉器批发市场和玉器加工销售集散地。现在,四会是翡翠玉器摆件、饰件加工生产量、网上翡翠饰品成交量全国第一的县市,在产业规模、市场营销、玉雕工艺等方面塑造形成了“六大优势”,为四会玉器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据统计,四会市玉器挂件和饰件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以上,翡翠玉器摆件占国内市场份额的80%以上,庞大的产业规模所带来的成长空间和市场机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员前来投资发展,辐射带动当地房地产、文旅、餐饮零售、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蓬勃发展。
根据自身所长,四会市玉器从业者自发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开展精细高效的分工协作,推动四会玉器产业形成了以玉器雕刻加工为核心,集原料交易、研究设计、生产加工、质量检测、展示销售、物流配送、文旅融合等为一体的全环节全流程产业链条,并带动了辅助材料、设计包装、珠宝器材、加工设备和人才培养等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目前,四会已成为广东四大玉器市场中珠宝玉器产品全、玉石品种多的玉器产品之地,能充分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这使四会玉器产业发展更具韧性和市场竞争力。
当前,电商发展方兴未艾,这为四会玉器扬名带来了“时代机遇”。早在2016年,四会玉器行业就率先成功开创了“互联网+拍卖+直播”新销售模式,现今四会“抖音直播基地”已打造成为了行业标杆,助推玉器销售健康发展。目前,抖音、快手、淘宝、小红书等大小网络平台均已进驻四会,全市拥有玉器电商直播商家超过1000多家,活跃度高的直播账号2000多个,每天的物流快递近10万件。电商直播给玉器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变革、新的业态、新的活力,正重塑玉器产业的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带动四会玉器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拓展市场。
一线走访
“2012年以前,这里是一片鱼塘,居民出行只能走两条泥泞路,制造业更是一片空白。”在肇庆高新区四会产业园内,负责人胡远航边走边介绍12年时间里四会产业园“天翻地覆”的变化。
只有把握经济发展“大动脉”,才能实现经济体量“升级跳”。“产业园成立以来,吸纳本地精品企业,招引外地优质企业,目前共有72家企业入驻,其中投产52家,规上企业27家,高新企业24家。”胡远航介绍,聚焦小鹏汽车、宁德时代等骨干企业,园区重点发展铜制品深加工、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业及生物制药等特色产业。2024年1—7月,园区累计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33.93亿元,同比增长14.03%。
广东新标智能家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标”)是四会产业园招引的典型企业之一。该公司是一家坚持以系统家居进行整家定制的创新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新标落地四会产业园,谋求进一步发展。
“交通便捷,产业链配套完善,生产成本低,政府服务高效且贴心……”谈起四会产业园的优势,新标负责人刘永泉赞不绝口。“我们公司现在很多人力物力都向四会基地倾斜,可以说是真正以四会为家了。”
不断增资扩产的行动,是新标与四会产业园“双向奔赴”的有力佐证。据了解,2021年,新标厂房完成建设并投产,2022年,随着公司产业链的拓展,投资1.4亿元的厂房三和宿舍楼也开始动工,2023年,新标开拓新产品,并投资6000万建设厂房二,投入生产后预计将为公司增加9000万元的收入。“产品不断更新,市场也持续拓展,未来肯定会取得更好发展。”展望未来,刘永泉信心满满。
筑好巢,引“金凤”。2018年签约肇庆的澳资企业天耀环保包装(肇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耀”)便是被四会产业园的“好巢”吸引而来。
“我们主要做环保纸品,交通距离、上下游配套对我们降本增效十分重要。”在记者好奇下,天耀负责人刘俊基娓娓道来四会产业园的优势:产业园邻近山鹰纸业这一上市公司,我们购入原料的成本得以降低;产业园附近有唯品会等企业布局,公司的产品也有了市场。“最主要的是,不管是上游的原料购入还是下游的产品售出,交通距离都足够短,对比其它基地,我们的经济效益更加明显。”刘俊基告诉记者,公司已经预备出成品纸箱制造区域,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投入,借助四会产业园这一平台,实现“升级跳”。
天光墟。通讯员 邓小川 摄
记者短评
“我们正在书写历史,或挺立潮头、不息求索,或懈怠不前、碌碌无为。呈现什么样的未来,要看今天的行动。”耐心、细心、决心,是记者看到的四会行动。
这样的行动,体现在四会市年年刷新的经济体量,继往开来的经济质量和着眼未来的发展眼光,也体现一个个产业园区的拔地而起,一条条柏油马路的建成通车,一次次细致贴心的入企走访。
在记者采访了解肇庆高新区四会产业园过程中,有一句话在脑海挥之不去:“我们公司的生产设备就是从隔壁企业买进的,四会制造,值得信赖。”比邻而居,互相成就,至关重要的生产设备可以在四会如此简单的完成交易,是四会产业链不断完善、制造能力不断提升最有力的证明。
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四会市靠的是硬实力。四会市坚持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通过实施“强链行动”和“筑巢行动”,迅速壮大了一批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通过实施企业培优增效,强化“大企业”根基力量,涌现出了一批在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同时,四会市还积极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拥有千年历史的“玉器之乡”,四会市正焕发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愿其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