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肖桂芳
从助力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到推动企业抱团发展;从壮大水产养殖业,到建设人大代表林;从推动村庄雨污分流,到实现自然村路灯全覆盖……近年来,四会市大沙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以下简称“代表中心联络站”)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职能作用,积极探索“联络站+”模式,在助力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下真功夫,全面助力“百千万工程”,赋能“典型镇”建设,助推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蓄力赋能,当好产业发展“助推手”
联络站立足“工业镇”定位,以示范培育、服务企业、建言献策为抓手,为企业蓄力赋能,助推大沙镇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自2023年以来,联络站扎实开展人大代表助力“百千万工程”活动,以“三个一批”为抓手,培育人大代表示范点6个,引导代表发挥“头雁”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以商引商、增资扩产、带动就业等方式带动壮大行业经济总量,变“各自为战”为“抱团发展”。肇庆市、四会市两级人大代表、亚太公司董事长朱增余坚持立足高性能新材料领域,先后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建议,积极帮扶本土企业解决在科技创新、增资扩产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难问题,助推肇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成为“链主”的一级供应商,其公司成功入库国家标准创新型企业。省人大代表粟盈龙、四会市人大代表苏世国、大沙镇人大代表廖叶童立足工作岗位,围绕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等提出建议,助力同宇新材料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同宇新材料先后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博士站、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抱团”带动四会新材料领域产业加速发展。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代表联系群众、听取民情、汇聚民意的重要平台,也是代表履职尽责的有效载体。四会市大沙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结合辖内工业园区企业聚集的特点,定期组织制造业和城乡建设代表专业小组进园区开展调研、联系企业,察看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发展需求,听取企业家们的意见建议,形成代表服务企业“主题清单”。同时,探索开展“代表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根据“主题清单”,邀请相关职能部门以及行业链主共同进园区服务企业,回应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要素保障的“难点”、阻碍企业发展的“堵点”和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切实推动人大代表服务企业“开花结果”。2023年以来,联络站通过宣传技术改造资金扶持政策,引导10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联合职能部门,以“二对一”方式服务3家企业实施增资扩产,多渠推动南江、富溪等4个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助力大沙镇做实做优做强制造业。
情系“三农”,助力乡村振兴“强引擎”
在大沙镇富溪下步村,红砖铺就的小路延伸至屋脚,篮球场边镂空砌成的公园隔墙甚是美观,点缀在村道的小菜园果蔬鲜嫩,整个村庄干净整洁、绿意盎然、邻里和睦。这是联络站充分发挥“联络站+乡村振兴”模式,全面提升大沙镇村庄“颜值”推进乡村振兴的典范。
近年来,联络站积极探索“联络站+乡村振兴”模式,聚焦水产养殖业、人居环境整治、基层治理等,发动各级人大代表当好“三农”的带头人、服务员,助力村民更富裕、环境更优美、乡风更文明。
联络站积极探索“人大代表+水产养殖”模式,引导水产养殖专业代表小组发挥专业优势,带领渔农科学化、集团化发展水产养殖业,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联络站整合联络站、企业、产业基地、政府技术资源,建立“联络站+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模式,引导水产养殖业人大代表共同创建水产专业合作社,带领500多渔农参与养殖技术培训,带动400多渔农进行数字化水产养殖,共同推广使用“大沙渔”区域公用品牌,助力渔农解决技术、管理、销售等困难,不断壮大大沙镇水产养殖业,实现“带头共富”。
联络站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与绿美生态建设相结合,组织驻站人大代表通过认捐、认种、认领等方式积极参与“绿美广东·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今年以来,组织开展或参与植树活动15次,建设“人大代表林”1个,共种植各类树木1万余棵。
联络站还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联合泰隆银行创新推出乡村“智理宝”APP,以数字绿色金融“碳账户”“碳积分”体系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打造乡村基层治理“共同体”。活动成效显著,目前大沙镇共有2000多户村民使用“智理宝”,仅岗美村87名网格长在“智理宝”便生成300多万积分,兑换物质价值3万多元。
紧扣民生,服务民生福祉“有温度”
民生无小事。近年来,联络站紧扣民生实事,开启“线下+线上”双轨联系群众制,多渠道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
自“数字人大”启动以来,联络站开启“线下+线上”双轨联系群众制,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今年,联络站共组织开展人大代表进站活动32场,联系群众100余人,线上线下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0余件。
收集到问题后,联络站按照问题解决难易程度实行分层转办。针对群众反映的“小问题”,联络站及时梳理汇总并以“派单”形式分配到镇政府相应的职能部门落实解决;针对一些难点堵点或者涉及部门较多的“大问题”,联络站组织人大代表、联合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带着“问题清单”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分析群众反映问题的症结所在,现场共商共议破解问题的路径方法,然后按照收集筛选、交办处理、督办反馈三个阶段开展工作,推动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
在代表们的努力下,推动了陈冲、岗美、仁马村委会实现雨污分流和完成巷道硬底化以及亮化工程,提升了村民居住环境和生活幸福指数;推动村庄绿化美化、四小园建设等项目,满足村民休闲娱乐需求;推动6个行政村安装路灯210多盏,助力大沙镇实现自然村路灯全覆盖,解决了群众夜间出行难问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