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福钿 通讯员 郑翠薇
作为省乡镇人大工作示范点、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联络单位、肇庆市基层立法联系点,近年来,四会市大沙镇人大依托大沙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积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通过创新“联络站+”运营模式,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不断解决着企业群众的急难愁盼,有效助力辖区基层社会治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沙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驻站代表在了解群众诉求。受访单位供图
以专业优势带动产业发展
创新“联络站+专业代表”模式,注重发挥各行各业代表专业素养,是大沙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的服务特色之一,着力帮助企业群众解决了一个个难题。
大沙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驻站代表马国斌,是肇庆市、四会市两级人大代表,也是大沙镇水产养殖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前些年,随着乡村振兴和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推进,高污染农业产业迎来发展瓶颈和转型升级,曾经让大沙人引以为豪的传统养殖业面临发展困境。
为解决养殖户困扰,马国斌积极奔走,多次到佛山、中山、江门等地先进的水产养殖基地取经,致力把新技术、新思路带回家乡。同时,牵头成立了岗美国斌养殖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合作模式,盘活该镇养殖资源,并为劳动力少、养殖单一的成员农户,推出半托管方式,通过统一苗种、技术、鱼料、管理、销售,减轻他们负担。
得知部分养殖户有意做大做强养殖业,但普遍存在资金不足、技术掌握不强等问题,马国斌积极为他们引入“金融活水”,推广手机App智能养殖,打通产品销路,以实际行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2023年,岗美国斌养殖合作社养殖产量已超16吨,年产值约6500万元,带动周边420余户农户参与渔业养殖,推动形成大沙水产养殖发展新格局。
欧阳健锋也是大沙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驻站代表。近年来,他聚焦种植户较为关注的沙糖桔产业发展问题,积极与市、镇有关部门对接,通过提供技术指导、规范种植和连片打造、开拓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等方式,致力解决种植户的困扰。他还提出四会沙糖桔深加工、加快沙糖桔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培育等建议,大力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用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通过“联络站+掌上服务”“联络站+规范接访”等线上线下途径,畅通民意常态化表达渠道,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和困难,协调处理他们的急难愁盼,同样是大沙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的服务特色。
许玉凤是一名基层小学教师,驻大沙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开展联系群众工作。在走访选民群众时,她了解到辖区南江工业园外来务工人员众多,其子女普遍面临入学难问题,大家迫切希望规划建设的南江学校能尽快投入使用。
得知情况后,许玉凤多次就加快南江学校建设进行走访调研,并提出了加快建设并按期投入使用的建议,后来,大沙镇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该学校如期完工并投入使用,提供中小学位超1600个,有效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
为解决群众夜间出行难,该联络站驻站代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推动大沙镇8个村委会、约29公里农村道路新增安装太阳能光伏路灯2千多盏;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难问题,该联络站联合岗美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等,推出人居环境整治“智理宝”APP,探索以数字绿色金融+积分制方式,调动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等的积极性,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基层治理大沙经验。
创新服务打造堵点“疏通站”
据了解,自2021年以来,大沙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开始探索“联络站+”运作模式,成功构建起“点线面网”的代表履职体系,以打造企业群众的堵点“疏通站”。
“我们联络站有驻站代表82名,涵盖了省级、肇庆、四会、大沙镇四级代表。”大沙镇人大副主席、大沙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副站长林雪红介绍,为精准了解群众诉求,有效推动问题解决,该联络站规范完善了群众接访、履职活动、“一人一档,一事一记”等工作制度,确保建议意见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为畅通群众诉求以及意见收集渠道,该联络站在每月固定群众接待活动日基础上,持续深入各村居和企业,开展民生“微实事”服务,并探索建立了代表掌上工作站和网上接访平台,群众只需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在线上向代表提出建议意见。同时,推动建立行业联络站——大沙镇水产养殖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以及大沙镇工业园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等,不断延伸贴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阵地。
“我们还充分发挥各代表的专业优势,将他们按行业专业领域编组。”林雪红说,该联络站已建立制造业、水产养殖、城乡建设、乡村振兴、民生福祉等代表组别,并依托此分类组织开展主题接待、圆桌会议等活动,以精准高效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据统计,自“联络站+”服务模式开展以来,大沙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226条,提交微建议163条,开展微协商130余次,助推解决急难愁盼145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