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苏燕君 通讯员 黄玉瑩
时值暑假,德庆县的企业工厂、田间地头迎来了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他们深入企业、走进乡间,边听边看边记录,认真调研的身影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满满的“青春力”也由此转化为德庆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发展力”。
这些年轻人都是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一员,他们的到来源自德庆与省内高校的一场双向奔赴。
今年以来,德庆县抢抓“百千万工程”发展机遇,依托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围绕县域所需、高校所能,充分挖掘本地镇街关于特色产业、公共服务、绿美广东、文化创意和保育、科技服务等方面需求,积极对接省内高校突击队前来开展针对性的服务项目,引导高校智力资源转化为县镇村发展动能,帮助解决基层实际问题,探索以“县域+高校”的合作模式助力德庆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前不久,华南农业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新绿青年实践团(以下简称“新绿青年实践团”)便带着实践项目“松脂墨韵——生物基涂料绘制乡村振兴新绿画意”来到了德庆。德庆是广东省林业大县,林产生物质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生物基材料的先天优势,这不仅契合了绿美生态建设的发展愿景,也与新绿青年实践团的实践项目需求十分吻合。“我们的实践团由材料与能源学院的本硕博学生组成,旨在探寻以生物基材料高效绿色转化技术赋能产业发展和农户增收的路径。”新绿青年实践团指导老师袁腾介绍,实践团聚焦技术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主要任务,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企业、农户交流、技术推广与服务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以期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升级。
在位于德庆县工业园的肇庆市宝骏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骏公司”),新绿青年实践团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企业主营业务、产品需求以及发展状况。实践团成员还纷纷结合所学所长,与企业探讨如何通过绿色化学技术,将德庆松香转化为环保型生物基涂料,并建立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生物基材料高效绿色转化技术体系,着力探索校企合作机制,推动高校和企业在成果转化中实现“双赢”。实践团成员吴煌告诉记者,走出实验室,去企业、去乡村进行调研后,他们才更加了解上游农户的需求和下游企业在产品利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难题。“根据实地调研内容,我们能够更好地调整研究方向,更好地推动相关技术落地和推广。”吴煌说。
活动期间,新绿青年实践团还联合宝骏公司挂牌成立了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产学研合作基地,成为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德庆产业经济发展的又一新平台。
新绿青年实践团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在德庆开展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今年,在德庆县的热情邀请与积极对接下,广东财经大学、肇庆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等多所省内高校均派出了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结合地方发展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服务项目,不仅切实提高了青年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德庆的产业发展增添了活力动力。
在德庆南药种植大镇高良镇,肇庆学院“奋‘戟’者先——助力南药巴戟天种质创新”实践队走进乡村传技术、送组培苗。种植户伍松标高兴地说:“实践队给我们培训巴戟天的种植技术,还给我们送组培苗,我学到了更加科学的种植技术,往后种植就更有信心啦!”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数字科技人“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和数字红色先锋队则聚焦德庆贡柑产业发展和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搭建了一个便捷、高效的“数字乡村平台”,以更加生动、立体的方式全面展现德庆贡柑产业发展情况和深厚的红色文化,让人们在指掌之间便能“云游”德庆、了解德庆。
“今年,我们对接省内高校突击队来德庆开展针对性的服务项目已经超过160个,每一个项目的开展都为德庆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带来了新思考、新助力。”共青团德庆县委书记董燕君表示,他们将继续利用好暑假,围绕镇街所需、高校所能,对接联系高校青年大学生突击队,为高校青年搭建施展才华平台,推动项目成果转化落地,为德庆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青春动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