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端州区推动20个“百分百分类”小区建设 桶边督导“婆婆嘴” 养成分类“平常心”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当天上午7时30分,鸿景悦园督导员杨女士早早来到小区垃圾分类亭,检查投放点周边环境卫生情况和投放容器的标识是否破损等,并向前来扔垃圾的小区业主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和督导。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严炯明 通讯员 赵丽颖

今年,端州区选取20个物业小区打造“百分百分类”小区,开展投放收集升级改造,实行家庭厨余垃圾分类投放,并落实专人督导。6月起,部分分类小区已落实督导工作。督导员如何开展现场垃圾分类督导?分类小区目前开展情况如何?7月25日,记者来到其中的典型鸿景悦园小区进行走访。

当天上午7时30分,鸿景悦园督导员杨女士早早来到小区垃圾分类亭,检查投放点周边环境卫生情况和投放容器的标识是否破损等,并向前来扔垃圾的小区业主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和督导。

鸿景悦园小区督导员正指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 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 摄

鸿景悦园小区督导员正指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严炯明 摄

6月,杨女士刚来到鸿景悦园开展督导工作,当她拿着垃圾分类宣传小册子进行宣传时,居民不免对她投来异样目光。“当时,部分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督导员有些不适应,表示扔个垃圾为何还要被监督?”

“有些居民会对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混装。起初,我劝说时,他们并不理会,直接扔进垃圾桶。有部分居民认为,就算他们进行分类投放,最后还是混在一车拉走。”杨女士说,还有居民选择绕道,到其他垃圾桶扔垃圾。

要让居民逐步接受垃圾分类,仅靠督导员力量显然不够。此前,相关部门对端州区物业服务企业进行全覆盖培训,引导物业落实生活垃圾分类主体责任,提升小区垃圾分类工作质量和实效。“我们每个季度都会对保洁人员进行培训,并在物业公众号不定时宣传垃圾分类知识。”鸿景悦园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莫海莲说。记者看到,该小区草坪上以及居民活动空间都设置了垃圾分类宣传牌,补齐小区垃圾分类氛围短板。

杨女士也不厌其烦地为每位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包括如何区分厨余垃圾,哪些垃圾属于可回收物等等。经过一个多月的现场督导,如今,该小区居民慢慢地接受了督导员劝导,开始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当天9时许,小区居民何女士提着两袋生活垃圾走来,远远地看到督导员杨女士,主动跟她打起了招呼。经过一个多月相处,不少居民都和督导员成了朋友。记者看到何女士熟练地将一袋垃圾投放到其他垃圾桶,另一袋投到厨余垃圾桶。“经过督导员教导,我在家会自觉做好垃圾分类。”她说,做好垃圾分类,既可以提高垃圾利用价值,又能减少环境污染。

据悉,鸿景悦园小区已和取得厨余收运许可的企业签订收运协议,自7月开始,开展厨余垃圾分类收运工作。每天,收运车定时来到小区进行收运,然后将垃圾送往处置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

肇庆侨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厨余垃圾督导员主管谢琪欣透露,经过近2个月的宣传工作,部分小区居民已基本能正确分类。但开展厨余垃圾收运工作仍需继续与物业方进行沟通协调。

接下来,端州区将以点带面,持续推进居民小区厨余垃圾分类收运工作,以分类小区为突破口,逐步在全域推广,努力实现全区覆盖和深度优化。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