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高要推深做实“田长制” 守好耕地保护“责任田”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琳

正值夏收时节,记者近日走进回龙镇清湖村,发现田边地头冒出了一个个崭新的田长制公示牌,牌上明确田长信息、责任区域、保护任务和田长责任。

“公示牌上有2个二维码,能帮助村民了解更多耕地保护知识。村民在挖塘养鱼、种植果树之前,都会自觉扫码了解地块是否属于耕地,知道要避开耕地才能开工。”清湖村光辉庆群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钟其森既是水稻种植大户,也是村级田长。他告诉记者,上级部门设置的田长制公示牌及界桩,用途多多,能让村民知晓本村内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所在位置,也能让大家避免违法违规占用耕地。

今年是高要区耕地保护专项整治年,高要区以田长制为抓手,深入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摸查工作,分类有序稳妥处置存量问题,坚决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记者从肇庆市自然资源局高要分局了解到,随着田长制工作推深走实,高要区在原有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位置标志牌基础上,完成390个田长制公示牌更换工作,明确了田长信息、责任区域、保护任务和田长责任。同时,以回龙镇为试点,在集中连片的永久基本农田地块主要拐点处设置界桩,明确标识永久基本农田的管护边界和管控要求,已完成设置5324个界桩。

每一块公示牌,对于田长来说,都是肩头重担。为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助力“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肇庆市自然资源局高要分局到17个乡镇(街道)开展田长制技术培训,一体推进耕地保护专项整治工作,面向基层干部和群众开展耕地保护普法宣传,累计下发了1683张巡田“一张图”,满足各级田长“带图入村”的工作需要。随着村级、网格田长逐步熟悉巡田流程,目前高要区网格田长任务完成率为94.6%,巡田里程达到45635千米,巡田时长达到620.35小时。

肇庆市自然资源局高要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通过调动基层组织作用,确保耕地保护任务落实到责任人、地块和网格,做到“早巡查、早发现、早处置”,将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不断强化全民保护耕地的法律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和监督耕地保护的良好法治氛围。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