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充分彰显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是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的总体部署。
潮涌湾区,浩瀚西江,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已迅速掀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篇章正徐徐铺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肇庆实践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人民的利益,只有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革各项事业才能激流勇进,发展各项成果才能全民共享,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加快把肇庆建设成为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书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肇庆答卷。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这是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价值观的体现,也是肇庆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抓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从深化城乡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百千万工程”活力,加快乡村产业振兴、人民增收,到持续推动数字政府改革,以“数字赋能”实施惠企便民政策“免申即享”,再到加大文旅体领域改革创新,持续刷新肇庆文旅热度……一项项改革的新举措,无不奔着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去,一次次改革的新进展,都为肇庆百姓带来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改革为了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上,更要以人民所盼为方向谋划改革思路,以人民所需为坐标制定改革措施,让人民成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肇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谋划和推进改革,要以调查研究为基础,推动党员干部走进企业、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校园,了解民情,问需于民,在人民关心关注的问题中找准改革发力点和突破口;要在民生领域里着力,围绕与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教育、就业、住房、“一老一小”、文化体育和基层治理等民生领域,推出一批改革举措,办好一批民生实事,为人民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
“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改革的推动者。回溯历史,肇庆农民陈志雄在20世纪70年代开创全国承包鱼塘先河,彰显了肇庆人民敢为人先的精神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肇庆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每一次突破都汇聚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每一项成果都饱含人民群众的汗水和付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肇庆要弘扬改革精神,凝共识、聚合力,更加重视人的因素,让改革谋划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让改革措施与人民期盼同心同向,让人民群众真心拥护改革、全力支持改革、踊跃投身改革,为肇庆改革实践取得新突破凝聚强大合力;要充分凝聚人民力量,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员干部深入产业转型升级一线、乡村振兴事业一线、为民办实事一线,团结各行各业向着改革目标不断奋进,吸引更多人才投身肇庆改革事业,优化实施“西江人才计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友好型城市,为肇庆改革实践取得新突破注入源源动力;要营造良好干事创业氛围,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让能干事者能成长,推动肇庆改革实践取得新突破。
人民是改革事业的主角,是改革受益者,也是改革推动者。肇庆只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民谋福才能行稳致远、勇往直前。相信,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改革为抓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以改革为号角汇聚众智凝聚合力,我们就一定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作出肇庆新的更大贡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