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特色疗休养助职工减压“充电”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福钿

近日,省总工会发布了2024年广东省职工疗休养基地名单,肇庆4个基地榜上有名。到目前为止,肇庆共有省市级基地28家。为职工及其家属提供疗休养服务3万多人次,辐射带动文旅消费超过1亿元。

疗休养职工在鼎湖山砚都酒店户外闲聊。 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摄

疗休养职工在鼎湖山砚都酒店户外闲聊。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福钿 摄

省级疗休养基地“上新”

7月16日,记者驱车到达鼎湖山景区内的砚都酒店,只见酒店被绿树环绕,鸟语花香。正在疗休养的职工或在户外闲聊,或在书吧“充电”,或在庭院的小桥上欣赏美景……

“鼎湖山砚都酒店占地约1万平方米,山水环绕,森林覆盖率达95%,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也是景区内唯一一家旅业及餐饮卫生双A级酒店。”鼎湖山砚都酒店总经理朱小玲介绍,酒店内设客房、书吧、餐厅、会议室、露天咖啡茶吧和冷热山泉水疗泡池等。

为给职工提供更舒适的疗休养场所,酒店在注重自然环境和空间打造之余,还根据各团体的需求和喜好,推出个性化服务,如特色养生餐、专业健康咨询、团体出行线路行程策划等。“针对前来疗休养的职工,我们还有相应的套餐优惠和接送服务。”朱小玲说。

四会奇石河景区职工疗休养(活动)基地也是此次上榜基地之一。该基地内设养生温矿泉、水力发电科普、游玩项目以及户外活动项目,如玻璃漂流、玻璃滑道、铁索桥、徒步、爬山、野营、森林浴等,有助于疗休养人员舒缓压力。

特色服务带动文旅发展

伴随着肇庆省市级职工疗休养基地的增多,以及其特色的多元服务的推出,肇庆各基地逐渐迎来省内职工疗休养热潮,带动我市文旅产业不断焕发新活力。

刘琼芬是广州一家医院的职工,自2021年做了肺部手术,她每年都会到鼎湖山砚都酒店疗休养。

“鼎湖山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这里很适合疗休养。”刘琼芬坦言,以往,鼎湖山砚都酒店未入选省级疗休养基地,她每年均自费前往居住一段时间。“如今,该酒店成为疗休养基地,完善了疗休养线路和服务安排,对于我来说是好消息。”

同样来自广州的潇乃华是一家消防公司的负责人。在他看来,肇庆得天独厚的山水禀赋和各具特色的线路,尤为适合职工疗休养。他坦言,很喜欢到肇庆的基地疗休养,或个人前往,或组织大家同行,既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又能释放压力,更好地投入工作。

记者采访了解到,上榜省级名单后,我市各疗休养基地迎来了职工疗休养热潮。如刚上榜的鼎湖山砚都酒店,已成为省内各单位工会咨询热点,下半年将陆续迎来疗休养团体入住高峰。

而早在2022年入选省级职工疗休养基地的砚洲岛,最近接待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深圳康冠公司等众多省内单位职工。今年上半年,该景区服务工会组织的疗休养职工已达上千人次,拉动消费上百万元,大大促进了基地经济发展。

大力推动激励政策落地

据悉,自2022年以来,肇庆市总工会坚持以职工需求为导向,聚焦职工生活品质和身心健康提升,大力推动职工疗休养基地建设以及配套政策落地,不断做实做优做精我市疗休养工作品牌。

肇庆市总工会职工服务部部长熊海雄告诉记者,为加大疗休养激励政策,2022年,我市印发了《肇庆市总工会深入开展职工乡村疗休养活动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鼓励全市各级工会使用工会经费补助,组织在职职工开展疗休养,并明确了疗休养对象以及费用等内容。

同时,对工会职工疗休养给予经费支持。根据通知,每批次工会疗休养活动时间不超过5天(含报到日和返程日),使用工会经费补助每人每天不超过600元,每年不超过3000元,地点优先选择在县域、圩镇、乡村的工人疗养院、疗休养基地等。

“为切实保障职工疗休养权益,每年,市总工会都会给各县(市、区)总工会定任务,即组织疗休养人次实现逐年稳步提升。”熊海雄介绍,此外,我市还不断加强疗休养资源整合、跨区域合作,倡导各基地完善康养线路、优惠政策。同时,要求企业把疗休养工作列入职工集体福利项目,给予经费保障和工作支持,实现职工疗休养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据统计,截至目前,肇庆共有省级职工疗休养基地8家,市级基地20家,已为职工及其家属提供疗休养服务3万多人次,辐射带动文旅消费超过1亿元,进一步赋能职工高品质生活,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同时为肇庆文旅经济发展注入了持续且强大的工会力量。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