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松连 通讯员 陈燕红 周导军
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自2006年“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以来,肇庆共有1835名高校毕业生奔赴基层一线服务,涌现一批批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他们在服务基层、融入基层、扎根基层中快速成长成才,在一线大地上绽放最绚丽的青春之花。
“三支一扶”人员在基层开展服务。 受访者供图
主动回农村奉献青春
“很多人从农村走出去之后,就不想再回来了,但总要有人回来,我就是要回来的人。”2021年7月,和大多数同学选择到繁华城市打拼不同的是,高要区活道镇的陈春晗从部队退伍回来后,毅然选择报名参加“三支一扶”的支农岗,决心回到农村奉献自己的青春。
“我想回到从小长大的乡镇——活道镇参加基层工作,用自己所学回报家乡。”陈春晗说,服务期间,她积极利用所学知识,借鉴各种乡村建设经验,支持农村、农业、农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参加“三支一扶”期间,让陈春晗感受最深的事情,是和驻活道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一起到该镇鳌头村开展春耕助农活动。当时,他们与农民一同在田间施肥、铺地膜、移栽玉米苗等。休息的间隙,大家坐在田间小道上闲聊,“当时,农民们坦言,此前他们一直对大学生的劳作能力持怀疑态度,但没想到,大家学东西很快,还很能吃苦。听到他们这样说,我由衷开心。”
这次经历,让陈春晗更直观加深对乡村的了解,体会到农户的艰辛和劳作的不易,让她对土地流转模式、撂荒地复耕复种、开展农村文旅活动等提高村集体收入、富农兴村的新途径有了更多的认识。
陈春晗坦言,两年的基层工作经历,会面对压力,遭遇挫折,但也收获了温暖,学会成长。“向下扎根方能向上生长,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珍惜这段经历,遇到困难会直面困难,迎难而上,坚定自己的初心和信念。”
多管齐下做好管理和服务
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我市对“三支一扶”人员在强化管理服务、落实政策保障、做好期满就业服务等方面均有亮点,让“三支一扶”人员在实践中历练成长,促进青年人才要素在基层汇聚,有效助力“百千万工程”在基层实施,推动乡村振兴。
在强化教育管理方面,市人社部门不断健全协调沟通机制,坚持管理与服务、培养与使用并重的原则,建立定期探访“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制度。“通过定期探访,我们可以动态掌握‘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相关部门还常态化举办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三支一扶”人员到乡村振兴示范点、重点企业及人才驿站学习。致力通过指导培训、工作交流、社会实践等方式,全面做好日常管理服务,提升他们服务基层的能力。
在落实政策保障方面,我市全面落实“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补贴政策,按时发放生活和交通补贴、安家费等各类补贴,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困难,令其安心工作。
在期满就业服务方面,我市切实做好“三支一扶”人员离岗培训、直接聘用、拓展就业等工作,多形式、多渠道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如严格落实报考公务员政策,在公务员招录计划中安排一定比例岗位定向招录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落实事业单位招聘政策,推动期满直接入编,落实公开招聘加分政策和自主择业创业政策,并积极提供政策推送和就业跟踪服务。
今年报名持续火热
2024年,我市“三支一扶”拟招募210人,在线报名达7232人,确认报名成功6373人,同比增加11.9%。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省人社厅把“三支一扶”赋能“百千万工程”专项派遣计划试点放在肇庆。为落实该项工作,市人社局在设置招募岗位前,全面摸查了德庆县“百千万工程”重点企业和项目人才需求情况,科学设置了20个试点招募岗位,科学发挥“三支一扶”人员服务基层的作用。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市将继续用心用情做好“三支一扶”工作,积极引导“三支一扶”大学生扎根基层,把“三支一扶”计划做成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充实基层人才队伍、助力乡村振兴的“就业工程”“民心工程”“强基工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