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娟
从清晨到夜晚,从春夏到秋冬,不论烈日高照,还是刮风下雨,有一群人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精准发现城市事件动态、部件损坏等城市管理问题,为相关部门提供基础数据,以及时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他们犹如城市管理的“眼睛”,守护城市的安全,他们就是肇庆市城区信息采集员。
清晨7点30分,在端州区古塔中路,城区信息采集105网格长张智钊早已到位,在巡查中,发现问题,他首先判断是否能够自行处置,如发现有垃圾落地、共享单车乱停乱放、乱张贴的小广告等,就会当场处理;当遇到无法当场解决的问题,如人行道路面破损、沙井盖破损等,他就拍照上传系统,由后台工作人员协调相应部门进行处理。
“这一路段的人行道容易出现破损,每次巡查会更加留意。”张智钊告诉记者,从事信息采集工作一年多,心中已形成自己的“问题地图”,做信息采集不仅要靠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还要用心、细心。前段时间的台风天气,由于降雨多,导致路面破损较为严重,绿树倒伏、断枝,给市民出行带来安全隐患。雨势变小后,他第一时间上路巡查,及时发现并上报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
在端州区城东街道杏花街,106网格长吴沛霞顶着烈日在辖区内巡查。巡至一处小区楼下,发现有电线断了,悬在半空,她随即拍照上传。“任何存在安全隐患的点,都是要关注解决的。”吴沛霞告诉记者,从事信息采集工作三年,每天为城市“挑刺儿”“找茬”,对城市管理、市政设施、环境卫生、绿化建设、道路交通、街面秩序等问题进行“扫描”,一旦发现存在的问题,拍照上传至数字城管信息系统,由指挥中心快速派遣案件,协调相应责任单位和部门及时进行处理。
肇庆信息采集项目经理梁柱辉告诉记者,信息采集员主要对负责的网格区域进行全方位、全时段巡查,对负责的网格区域内的城市事件动态、部件损坏等城市管理问题进行采集上报,对市民热线投诉、视频监控、领导交办等途径反馈的问题进行核实,对问题的处置结果进行核查,实现案件“发现、派遣、处置、核查、结案”的闭环管理。经过不断地收集信息,为相关部门提供数据基础,为优化解决方案提供了有力参考。
“信息采集工作不仅延伸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还是城市管理平台运行的重要一环,不断充实城市运行的数据库,对城市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梁柱辉告诉记者,项目组还承接了专项普查、大型活动、节假日等安全保障专项工作,提前摸排存在的安全隐患点,保障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据悉,上半年,信息采集内容覆盖126项小类,上报案卷近45万件,有效率99.37%,52.04%迅速立案并派遣处理,47.96%通过自行现场处置解决。同时,依托“巡查快速处理群”即时响应体系,上报4300余件突出城市管理问题,均得到了高效处理,有效护航城市安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