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光伏长廊颜值高收益好成“网红”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松连 特约记者 刘潜 通讯员 欧子慧

在国家“双碳”新形势下,光伏新能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高要区通过“政府搭台+国企赋能+产业融合”的模式,由区物资公司和地方镇政府、村委联合专业公司,利用区域光照资源和镇村的闲置空间,整镇/村推进绿色光伏电站的建设运营,把农村闲置空间变成“绿色生产线”。目前,该区已在金渡、白诸等镇成功落地一批示范光伏电站项目,涵盖户用、公共建筑以及特色光伏长廊等,取得初步成效。

高要区金渡镇铁岗社区光伏长廊成为网红打卡点。

高要区金渡镇铁岗社区光伏长廊成为网红打卡点。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松连 摄

光伏长廊有颜值又实用,成为村中热门打卡点

7月3日,记者走进高要区金渡镇铁岗社区,随着两旁种满紫薇花的漂亮村道一路深入,在村委会背后不远处,一条充满传统文化气息、散发出古典建筑美学的光伏长廊跃入眼帘。几名村民正带着小孩在长廊下的休闲长椅聊家常,一片安乐祥和的景象,长廊上方中式牌匾悬挂着的“绿美铁岗”四个字十分醒目。

据了解,这条光伏长廊正是高要区大力推进绿美光伏示范项目建设的缩影。据长廊建设单位福建永福绿能科技有限公司品牌管理部高级主管张兴介绍,整条光伏长廊总长175米,宽度7米,净高5米,于5月初开建,历时近一个月建成。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建设,设计高度不影响道路原有的通行属性。长廊的设计我们很花心思,采取了牌坊、飞檐、窗花、吻兽等能体现传统岭南文化的经典中式元素,跟铁岗社区的村容村貌、乡村古韵完美融合,使长廊除了具备光伏电站属性外,还包含了浓厚的建筑美学。”张兴说。

“这条光伏长廊是我们公司在高要区建成的首条光伏长廊,成为样板工程、示范工程,不断吸引着高要区其他乡镇的人前来参观学习。”福建永福绿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管理中心副经理黄斌雯介绍说,光伏长廊不仅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遮阳避雨的景观通道,还能产出绿色经济效益。整条长廊装机规模达到260kW,预计25年内总发电量约660万度,有效推动绿美乡村与光伏建设融合发展。

“光伏长廊建好后,因其‘颜值’高,迅速成为我们村的一个网红打卡点,不仅深受村民喜欢,日常还有很多游客前来打卡拍照。”铁岗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黎坚明告诉记者。此外,该长廊建好后,还产生可观的经济价值。“不仅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不低于2000元的租金收益,还有光伏板发电带来的稳定收益,成为村集体增收新路径。”

创新建设模式,把农村闲置地变成“绿色生产线”

高要区物资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区充分利用地方光照资源,结合区内丰富的水面资源、养殖业、小五金制造业及预制菜产业等产业优势,通过“政府搭台+国企赋能+产业融合”的创新模式,因地制宜积极开展渔光互补、工商业、户用屋顶光伏等新能源项目,进一步整合了农村闲置空间资源。

据介绍,高要区推进绿美光伏示范项目的主要做法为,由区物资有限公司和地方镇政府、村委联合,以党建引领和政府引导为前提,再联合深耕光伏新能源领域的福建永福绿能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政府搭台+国企赋能+产业融合”的模式,将区、镇、村“串珠成链”,打造一批高品质、高标准的光伏电站产品,提高镇村持续造血功能。

在推进过程中,高要区尤为注重绿美生态建设,通过区属国企与镇村共建光伏、共享收益,将光伏发电的绝大部分收益由镇政府统筹,再有序发放至村集体和村民手中,让光伏项目收益最大限度保障村民及村集体财产权益,并形成长效运行分配机制,让村民从廉价“房东”升级为货真价实的“股东”,使村集体变身为光伏资源的整合运营商,使乡村沉睡、闲置的光伏资源变身为兴村富民的“摇钱树”。

“相比以往的光伏电站纯租赁模式,我区推进绿美光伏示范项目创造性地为农户提供了包含保底租金及额外集体分红的双重收益模式,让村集体与村民从绿色能源发展中真正获益。”该负责人介绍说。

以点带面推进助力建设“绿美高要”

据了解,高要区目前已在金渡、白诸等镇成功落地了一批示范电站项目,涵盖户用、公共建筑以及特色光伏长廊等,取得初步成效。

下一步,高要区将以禄步镇、白诸镇绿美光伏示范镇建设为契机,以点带面推进绿美光伏示范项目建设。该区结合禄步镇、白诸镇的乡村风貌和文化沉淀,整镇推进绿色光伏电站的投资建设运营,并在建设过程中将“绿”和“美”实行有机结合,助力建设“绿美高要”。

据介绍,禄步镇、白诸镇绿美光伏示范镇装机规模合计40MW,预计25年总发电量超10亿度。通过科学规划布局,注重多场景应用光伏元素,如在村委大楼屋顶、酒堂屋顶、村民屋顶、充电车棚、风雨长廊等建筑加上光伏,既增设了休闲观光点,又较好地提升了人居环境,更为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典型。

绿美光伏电站的建设,是送给每一位村民的“阳光存折”。随着一座座美观实用的光伏电站在高要广袤大地安装落地,高要群众将享受到更多的阳光福利。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