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广怀封三县开展综合试点,三年捕猎野猪200多头肇庆山区野猪泛滥被抑制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永新

随着我市林木生态保护修复、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工程的实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增长,但同时也导致部分山区县野猪数量泛滥。2021年至2023年,根据监测数据及省林业部门要求,我市对广宁、怀集、封开三地展开野猪危害防控综合试点,成立捕猎队进行数量控制,三年捕猎野猪200多头。成效如何?记者近日前往采访。

泛滥:数亩玉米一夜之间被糟蹋

“眼看花生就要收成,一夜之间被它们啃得干干净净。”6月27日,在封开县渔涝镇禾楼村,提到野猪泛滥给当地带来的危害,村民梁伟光气不打一处来。禾楼村四面环山,生态环境好,适合野猪栖息繁衍。

梁伟光是渔涝镇禾楼村村民,他表示,野猪对庄稼生长的“火候”掌握挺准,到最适合它们下口的时候,就三五成群、浩浩荡荡下山。“如玉米,大概在收割前两三天,那个阶段的口味最适合它们,稍不留神,庄稼就遭灭顶之灾。”记者在怀集、广宁等地采访时,村民均持相同看法。

仪器监拍到的野猪。

仪器监拍到的野猪。受访单位供图

被野猪糟蹋的农作物。

被野猪糟蹋的农作物。受访单位供图

渔涝镇民主村村民吕杰告诉记者,2022年6月下旬,他种的五亩玉米将收成,采摘工具都已准备好,“第二天到地里一看,差点被气晕了。”吕杰回忆,地里的玉米象被碾过一样,全部倒伏,玉米苞被啃得七零八落,损失惨重。“地上到处是野猪的足迹,估计有十几头。”吕杰说。

野猪不但侵犯庄稼,对同类的家猪也不放过。禾楼村村民梁耀南的简易猪宿建在村边,养着几头母猪。“一次,有一头母猪产了十几只幼崽,毛呈黄色,身上有条纹,和传统家猪不一样,很明显就是和野猪杂交而来。”梁耀南说,后来通过视频监控发现,经常有公野猪闯入猪舍,“侵犯”了母猪。

受访村民表示,此前,受制于国家法律法规,即使面对眼前的野猪,村民也只能“动口不动手”,通过吆喝、敲锣、放鞭炮或做假人等来恐吓、驱赶,但作用不大。“‘你来它退,你退它进‘,成精了。”广宁县宾亨镇沙心村村民说。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2023年,全市因野猪困扰导致损失的农作物约1500亩,有玉米、花生、木薯、水稻等,累计损失160多万元。

对策:成立捕猎队对抗野猪

2022年,封开县根据省、市野猪致害防控有关文件要求,成立了两支野猪捕猎队,每队5人左右,由当地村民志愿者组成,政府为他们购买了捕具及人身保险。

省里规定,捕猎野猪不能用枪、装铁夹等,以防误伤村民。“目前主要采取围栏诱捕、犬捕和绳捕三种方法。”封开县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股负责人陈志标告诉记者,围栏诱捕就是用一张长达数十米、高2米的大网,发现野猪踪迹后,提前布网,然后由队员及猎犬从三面驱赶,将野猪赶入圈套再捕杀。

有序捕猎到的野猪。

有序捕猎到的野猪。受访单位供图

为了提高捕猎效率,很多捕猎队都配有猎犬。“我自费3.8万元买了一只专业猎犬,它速度快,够勇猛,在捕猎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捕猎队成员孔令光说。第三种为绳捕,在野猪经常出没的路径,设置特殊绳套,当野猪踩到后,绳子自动锁脚并拉紧,很难再挣脱,而绳子自带警报器会自动将信息传到捕猎队员的手机上,大家再组队前往收拾。

由于各地捕猎队公布了手机号码,村民一旦发现山下有野猪活动的踪迹,即致电反映,捕猎队立即组织围猎。对于捕捉到的野猪,大部分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余交由广州动物研究所进行病毒等检测。

成效:庄稼好了担心少了

“今年以来,我们很少接到村民的电话,我的爱犬越长越胖了。”孔令光笑着对记者说。如今,放眼山村大地,庄稼郁郁葱葱,村民不再担心野猪光顾。

据了解,从2021年至2023年,广宁、怀集、封开三地累计捕捉野猪200多头,完成上级的捕猎任务,总群数量得到有效控制。而山上的野猪数量保持适中,食物链有了保障,它们很少再到山下觅食,既有效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又推动人与动物和谐共生。

在封开县渔涝镇,林业部门在山下安装监控,加强对野猪数量的监测。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摄

在封开县渔涝镇,林业部门在山下安装监控,加强对野猪数量的监测。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永新 摄

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23年开始,国家将野猪从“三有”列表中剔除,尽管如此,政府仍不建议村民私自猎杀,主要考虑疾病传播及人身伤害风险,“每次捕到野猪,都要采样送到广州专业机构进行检疫,就是预防有害病源传播。”

由于野猪生性凶猛,村民擅自猎杀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风险。此前,有捕猎队成员的猎犬在追捕过程中,被野猪咬伤,仅治疗费就花了一万多元。“如果伤害到人,后果更严重。如发现有野猪下山,可以反映给当地林业部门,由专业人士组织捕猎,确保安全。”该负责人说。

为了减轻野猪对当地农作物造成的经济损失,从2023年开始,市林业局积极推进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责任保险工作,并对野生动物肇事进行投保,由野猪等野生动物导致农作物受损或人员伤亡,均获得合理赔偿。

今年1月,广宁县北市镇坪坑村村民冯先生,其种植的木薯遭受野猪践踏,受损面积达16亩。保险公司经过现场查勘后,作出赔付3051多元,降低了农户的损失。这也是我市首单因动物“肇事”获保险理赔的案例。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