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四会市东城消防救援站党支部 夯实党支部工作 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在四会市,有一支竭诚为民的队伍,那就是四会市东城消防救援站。它始建于1931年,现有指战员36人,承担着守护四会1258平方公里辖区、50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神圣使命。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严炯明 通讯员 黄蕙兰 曹世良

在四会市,有一支竭诚为民的队伍,那就是四会市东城消防救援站。它始建于1931年,现有指战员36人,承担着守护四会1258平方公里辖区、50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神圣使命。

自新时代广东消防“553”党建标准体系建设部署以来,四会市东城消防救援站党支部锚定建设一支向战、研战、胜战的过硬战斗队聚焦用力,通过创新全面夯实党支部工作,有效提升战斗力。

近年来,四会市东城消防救援站完成抗击台风、山火、抗洪救灾等百余场大仗硬仗,全力扛起了应急救援主力军的重担。今年4月,西江流域突发大水,暴雨倾盆而下,四会的水位急速上涨,超过了警戒线。在这场五十年一遇的洪灾中,黄田镇的堤坝决堤,大沙镇的郭苏村、叙贤村等地瞬间被洪水包围,有房屋在洪水中摇摇欲坠。

东城消防救援站指战员闻讯而动,驾驶着橡皮艇冲向被洪水肆虐的村庄。路上不时有未断电的电线挡住去路,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致命的危险;有的指战员身上被树枝、铁丝划伤,鲜血混着雨水流淌;有的因长时间泡在水中,皮肤发白起皱,但他们没有丝毫抱怨。

在黑暗中,他们不断声嘶力竭地呼喊着:“有人吗?我们来救你们了!”那声音在洪水中显得坚定而有力,仿佛是黑暗中的一束希望之光。

2024年洪峰过境期间,指战员们发扬火场“七进七出”的无畏精神,在洪峰到来之前,成功转移60余名被困群众。

东城消防救援站指战员始终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父母,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近日,繁华多彩的商业街区被一声刺耳刹车声打破,一名小孩被泥头车卷入车底,下半身重伤,血肉模糊。紧急关头,该站指战员火速赶到现场。然而,救出孩子时却遭遇难题,彼时正值下班高峰交通拥堵期,每一秒耽搁都将危及孩子生命。

千钧一发之际,他们毅然决定逆行送医,拉响警笛,提醒大家让行。队长紧握方向盘,手心满是汗水,队员们不断安抚孩子:“别怕,小朋友,我们一定会救你的。”幸运的是,由于孩子及时送医,目前已无生命危险。

在得知孩子家庭不宽裕,治疗费用会成沉重负担后,东城消防救援站迅速组织募捐。指战员有的拿出省吃俭用的钱,有的动员亲友帮忙,有的还亲手折了千纸鹤。很快,该站将募捐所得送到医院,亲切慰问。孩子父母热泪盈眶,感激不尽。

一直以来,东城消防救援站指战员始终秉持着一种理念:消防事业神圣,要竭诚为民,认真对待每次救援。为此,他们用行动践行使命承诺,守护着人民的生命与希望。

1999年至今,四会市东城消防救援站24次被评为全省消防队伍基层基础建设标兵,并先后上榜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和广东省工人先锋号名单。2023年,该站成为全省消防救援队伍中,唯一获得二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的消防站。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