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小小肇庆元素印章 传承厚重历史文化 “集章打卡”探索文旅创新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近年来,随着七星岩、市博物馆、端砚博物馆等地推出集章打卡,传统印章文化在我市文旅领域不断探索创新,产生了“集章热”“打卡集章”现象。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万涛

近年来,随着七星岩、市博物馆、端砚博物馆等地推出集章打卡,传统印章文化在我市文旅领域不断探索创新,产生了“集章热”“打卡集章”现象。

观展之余,市民游客将美术图案展现出的美景印在纸上,这不仅存储了一段旅游、参观的记忆,也让打卡集章成了传播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肇庆市博物馆的文创印章。

肇庆市博物馆的文创印章。

近日,七星岩景区正式推出的七星岩文创印章及七星岩集章册,更是备受游客喜爱,有游客不惜花费时间排队等候盖章留念。

被木棉花围绕的七星岩牌坊、祥云缭绕的七星桥……8枚打卡印章的图案代表了七星岩8个景点,个个精美,古意盎然。再配有七星岩集章本,这套“七星岩文创印章及七星岩集章册”,如一本独立完整的小型收藏本,吸引大量市民游客来此打卡、集章。

尽管印章小巧,但却承载着“讲述”历史文化的重任。如今,传承千年的印章文化在文博领域不断探索新的表达形式。市博物馆今年便推出了系列以肇庆地域文化和馆藏文物元素为创意的文创印章,如“肇庆府”、“打捞光明”、“五子登科”、“一甲一名”、“加油鸭”、“额想歇歇”以及狮形水注等。这些文创印章的设计,紧密结合了肇庆本地的历史文化特点,通过图与字的巧妙结合,确保了画面的整体性和和谐性。

在印章图案选择上,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精心梳理和筛选了馆藏文物,力求选出能够凸显肇庆历史和文化的代表性文物。市民游客在获得这些文创印章后,往往会与馆员以及家人、朋友一起讨论这些文物,有的市民游客甚至带着已经盖好的印章去寻找对应的文物,从而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套文创印章推出后,很受市民游客欢迎,通过打卡集章的体验,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观展的过程中,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观展的趣味性,还加深了观众对文物及其背后历史的认识。

像今年“六一”前,市端砚博物馆推出的“三国演义”版文创印章准时“上线”,这些印章设计独特,充满创意,深受小朋友和大朋友们的喜爱,进一步推动了文博领域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该馆工作人员表示,市民游客通过集章打卡的方式,将博物馆的创意带回家,体验一种独特的文化互动。

记者了解到,在我市新华书店工会爱心驿站,也开发出鼎湖山大鼎、披云楼、阅江楼和包公祠等景区印章,将打卡印章作为展示和传播肇庆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