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琳
在高要区活道大米产业园种植示范基地,稻田被大水浸泡后不久便补种了八成,但福寿螺也随内涝水蜂拥而来,威胁了新苗的生长。不曾想,当地满山的肉桂成了新苗的救星。
“福寿螺既能吃又能生,会造成苗小株少、有效穗减少,对粮食产量造成很大威胁。”排水渠壁上粉红福寿螺卵密密麻麻,大家看得直摇头。
田间管理者在基地查看稻穗长势。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琳 摄
“我们的丝苗米主打绿色生态种植,珠三角订单客户经常在种植过程中过来对土壤、水源和产品进行检测,所以不能大量投放杀虫剂。”基地总经理刘以良犯愁了,怎么办?
今年是基地投入使用的第三个年头,加上高要区正在大力打造“高桂”品牌,作为“高桂”品牌产品之一的丝苗米本该进入丰产期并进一步扩展市场,受灾后却面临既要保量又要保质的难题。
问科技特派员,问大学专家,翻遍书籍……刘以良想到“高桂”品牌重要产品——肉桂。在和同行的交流过程中,刘以良了解到,桂枝和桂叶蒸油后研磨成粉,可以用作肥料,或者混进畜禽饲料,发挥作用的成分主要是肉桂醛,能够提高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其气味具有驱虫和驱蚊的效果。
刘以良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混合茶籽麸和肉桂灰,撒到田里,既能调节土壤酸碱度,又能杀虫驱虫。
茶籽麸是油茶籽榨油后的副产品物,蛋白质含量较高,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其经浸泡后释放的生物碱是福寿螺的克星。
于是,刘以良大胆尝试,小心求证,特意从高要、德庆购入肉桂灰,试验使用茶籽麸和肉桂灰的有机混合物。果不其然,药到病除,福寿螺溃不成军,秧苗保卫战告捷。
近日,记者走进活道大米产业园种植示范基地看到,用了“偏方”的水稻正在抽穗,逐渐变得沉甸甸,稻田里生机勃勃,仿佛天灾没有来过。“接下来,只要没有台风正面吹袭,这次就稳妥了。”站在田埂上的刘以良对今年夏收充满信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