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广宁县河道整治下“血本”成效好 昔日漫水河今变“利民河”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流经广宁县江屯镇的漫水河,历年的“龙舟水”期间,河水上涨,漫没沿岸的农作物,严重时还冲毁河边的道路、桥梁,给附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等带来了严重影响,漫水河的名字由此而来。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永新 通讯员 冯铁成

流经广宁县江屯镇的漫水河,历年的“龙舟水”期间,河水上涨,漫没沿岸的农作物,严重时还冲毁河边的道路、桥梁,给附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等带来了严重影响,漫水河的名字由此而来。

2022年1月,广宁县开始对漫水河进行综合治理,前期的治理长度约9.7公里,共计投入1144.28万元,惠及7个行政村、1.2万名村民。工程在2023年12月底完工验收。治理后的漫水河,给当地带来哪些变化?6月17日,记者前往采访。

治理后的漫水河,河水不再肆虐。

治理后的漫水河,河水不再肆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永新 摄

前后变化:昔日“水浸街”如今“后花园”

前段时间接连大雨,路边的泥土还是湿漉漉的。广宁县江屯镇水月村村民成象荣站在漫水河堤上,脸上尽是笑容。他脚下是滔滔河水,旁边是正抽穗的水稻。“下了这么大的雨,河水还是漫不上来,水稻保住了。这个民心工程真得民心!”他认真地对记者说。

今年79岁的成象荣,自小在河边长大,目睹了漫水河曾经的狰狞面目。“一场大雨过后,洪水很快就涨过河堤,靠近河边的农作物首当其冲,损失惨重,河堤塌陷、滑坡是常有的事。”受访的村民,和成象荣说的一样。

“每次河水肆虐,我们都会接到村民的电话:这边桥梁被冲毁了,那边岸坡崩塌了,洪水淹了稻田……大家为抢险忙到停不下来。”江屯镇的干部回忆,以往,由于各种原因,只能“手痛医手、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如今好了,经过治理后的漫水河,终于变成了‘利民河’。”

江屯镇联华村处在漫水河最大的支流旁边,河边大片的水稻,在微风吹拂下,整齐地摆动着腰肢。受益于河道治理,该村河道两边数百亩的农田,由原来时遭淹浸变成如今的长期滋润。“近期雨水比往年同期多,但水浸现象较往年大大减少。”联华村党支部书记林作勤脸露喜色。

一路之隔是村子的景观公园,亭子、景观连廊、护栏、绿道等设施齐全,景色宜人。“政府在治理河道的同时,还考虑到灌溉、岸边景观等方面,并同时施工建设,让河流变成了灌溉河、景观河。”村民朱成洪高兴地对记者说。

而像联华村这样的景观公园,在治理河段上共建有4个,成为附近城镇居民节假日前来休闲娱乐的打卡点。

整治措施:“三清一护”浊水变清流

近段时间的连续大雨,包括漫水河在内,水流显得有点浑浊。但在江屯镇三塘村村民林洪新看来,河水过几天就会变清,时间比往年都快。“如果你看了河道建设,就知道它快速变清的原因。”

这背后,是广宁县对漫水河的大力整治。“这不是简单的治理,而是一项公益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广宁县水利局规划计划与水利工程建设股技术员廖永乐向记者介绍,水利部门坚持“防灾减灾、岸固河畅、自然生态、安全经济、长效管护”的治理原则,让治理后的河流,在减少洪涝灾害的同时,又改善了河流沿岸交通、绿化和休闲的环境。

廖永乐提到,漫水河漫水的原因较多,上游及支流两岸的泥土松散,每次大雨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河道日积月累的淤泥,抬高了河床,导致河水外溢;有人在河边违建,致使水流受阻。“对此,我们采取‘三清一护’措施进行治理,即清障、清违、清淤和护岸,保障河道行洪畅通。”

“‘一护’为治本。”廖永乐说,项目加固了两边堤岸,保护泥土,将河水牢牢地“锁”在河中。记者航拍见到,在广袤的田野中,弯弯曲曲的漫水河穿行其中,在坚固的堤护下,奔腾的河水也变得乖巧而听话,不再肆意妄为。

在加固河堤时,根据河流的特点,施工方采取了四种加固法。第一种为传统的混凝土加固,主要针对冲刷力强、水流湍急的位置。其余三种为生态加固,如使用生态砌块、格宾石笼、生态框,既能起到生态保护的作用,让野生植物生长和小动物栖息,又兼具景观功能,防止水土流失。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