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琳 特约记者 梁爱玲 通讯员 廖通
从2005年到2024年,一家有色金属冶炼公司从肇庆高要区新桥镇一栋两层的厂房深耕发展,成长为肇庆目前唯一土生土长的全球独角兽企业——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金晟新能”),成功把握住新能源和新型储能两大产业的风口,在新能源赛道上一路疾跑,让人对新质生产力的能量有了具象化认识。
今年4月9日,金晟新能上榜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实现肇庆土生土长独角兽零的突破。该榜单把成立于2000年之后、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定义为“独角兽”,是观察城市竞争力的重量级榜单,而独角兽企业也被称为新经济的风向标。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十年爆发期,正迎来一轮动力电池“退役”浪潮。退役不等于报废。“先梯次利用,后再生利用,是我们的淘金之道。”金晟新能的董事会秘书徐友斌告诉记者。
在金晟新能的产品展示厅,记者看到,梯次利用的退役电池在经过必要的检验检测、分类、拆分、分容重组,通过先进的湿法工艺,对电池中的锂、钴、镍等金属元素进行全量回收,再次用于电池生产。这些获得“重生”的电池,可广泛用于电力系统储能、通信基站备用电源、低速电动车及小型分布式家庭储能、电动叉车等领域。
金晟新能三元再生研究院院长兼副总工程师韩旗英介绍,公司大力引进高端人才,攻关高镍、低钴化三元前驱体等业内前沿技术,不断通过工艺优化降本增效。据测算,若退役电池按照先梯次后再生的方式进行综合回收利用,到2025年其市场规模将近1000亿元。这块“金子”,在金晟新能眼中,志在必“淘”。
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发布的《2022中国锂电池回收市场分析报告》,金晟新能的处理规模位居中国第二,在第三方独立回收企业中排名第一,在全球范围内亦处于领先地位。产品已成功进入LG化学、宁德时代、华友钴业、中伟股份等新能源主流厂商供应体系,并已持续合作多年。
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几乎每五年就有一个大动作的金晟新能,背靠的是肇庆这座新能源产业新秀之城。在金晟新能增资扩产的过程中,高要多次与其签订产业投资项目“双容双承诺”直接落地双向承诺书,为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金晟新能亦受益于肇庆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高度重视,华为(肇庆)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为金晟新能的质量溯源等标杆项目提供云基础设施及工业软件服务,助力其再攀新质生产力的高峰。
“在肇庆市和高要区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股东式服务’的吸引下,我们在高要进一步部署了新的产能。”徐友斌说。目前,金晟新能正投资18.5亿元用于增资扩产储能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该项目(一期)已建设完成,石墨负极材料可实现年产能10000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可实现年产能5000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