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高新区:以“算力”赋能“脑力”打造智慧城市“大旺样板”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在国能(肇庆)热电有限公司智慧热网管控平台的大屏幕上,肇庆高新区全区供热管网的实时流量、监控画面一目了然。作为智慧城市重要建设范畴之一,该平台可实时分析园区热力系统运行情况,对热网全天候、全方位、智能化管控,全方位提升供热管理和服务水平。

肇庆高新区全区供热管网的监控画面一目了然,且数据实时采集、分析、更新。 西江日报通讯员 王子阳 摄

肇庆高新区全区供热管网的监控画面一目了然,且数据实时采集、分析、更新。通讯员 王子阳 摄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陆志锋 通讯员 赖小琴

在国能(肇庆)热电有限公司智慧热网管控平台的大屏幕上,肇庆高新区全区供热管网的实时流量、监控画面一目了然。作为智慧城市重要建设范畴之一,该平台可实时分析园区热力系统运行情况,对热网全天候、全方位、智能化管控,全方位提升供热管理和服务水平。

利用肇庆高新区智慧民生服务平台,该区开设政策查询、业务办理、健康管理、服务预约等板块,开展日托、康复锻炼按摩、生活照料、定点助浴、紧急求助救助等服务,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得到全方位的专业养老服务。日前,肇庆高新区大旺街道成功上榜2023年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是肇庆市历年来唯一一个成功入选的街道。

这些智慧化的城市场景,在肇庆高新区比比皆是,也是该区不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个生动体现。近年来,肇庆高新区主动抢抓数字技术变革新机遇,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推动数字技术同经济社会发展多维度融合,加快全面数字化发展步伐,着力打造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旺样板”。

加快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夯实数字化发展“底座”

早在2017年,肇庆高新区就建立了具备海量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功能的大数据平台,目前已汇聚全区超30个职能部门共计1.4万个数据指标,建成人口、法人、房屋、地理空间、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资源库,对接276个市级以上及其他数据资源接口,归集数据总量达1000万条,累计接入视频0.14万路,建成一网统管“1+4+N”的数据赋能工作总体架构,并打造出智慧城市“核心大脑”——数字运营中心。

如今,该中心承载了肇庆高新区近年来依托数据资源创新推出的系列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特色化经验做法,充分展示该区在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走深向实的亮点成效。

5G网络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保障,可促进城市运行的各领域实现智能化。肇庆高新区近年来不断加快5G基站建设,目前已累计开通5G基站553座,基本实现5G网络全覆盖,为加快建设“5G+智慧政务服务”项目、助力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该区“云网数安”设施基础不断得到夯实,全区接入电子政务外网的各单位互联网出口已进行统一管理;数字融合基础设施如充电桩加快布局,已建成公共充电桩451个(521条充电枪);创新基础设施如省级以上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器等扎实推进。人工智能建设也取得初步成效,成立了全国首个城市级自动驾驶路测示范区。

推进数字政府建设,高质量提升园区管理

数字经济时代飞速发展,作为国家级高新区,肇庆高新区不断加快数字政府建设的步伐,以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高质量提升园区的管理水平。

肇庆高新区的统一工作平台,已集合了50余项办文办会办事行政应用功能,实现152个不同的办文审批场景无纸化运转,在全市率先制发使用了110枚电子印章。依托广东政务服务网,肇庆高新区还在全省率先推出首个县级集成关爱服务专区,实现涉老涉残事项智能导办、“一站”即达、无碍办理。

去年9月,肇庆市城管局高新区分局的“隔空喊话”引来网友纷纷点赞。该局面对厂区以及居住区分散、流动摊贩多、城市管理人力有限的难题,依托区数字城管平台,建立“智能监管+远程喊话”系统,成为全省首个加入该功能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已将中心城区11平方公里纳入全天候监控覆盖,开展“隔空劝导”非接触性远程执法,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和问题快速发现处置率。

聚焦政府工程、政策资金、营商环境三个腐败易发环节,肇庆高新区在去年创新打造出数字廉平台,在全省率先构建起“1+3+N”的总体架构(即“1”个数字廉平台为中心;“3”项主要监控领域,分别是“政府工程领域”“营商环境领域”“民生保障领域”;“N”个领域所监控的场景应用),实现风险预警、监督处置、全程留痕全链条运行,让监督全时全程“在线”。

目前,该平台已建立32个预警场景,180个预警指标,将制造业项目建设“大会战”纳入监管,肇庆高新区中心医院、新能源社区学校等38项重点政府性投资项目纳入监测范畴,已累计推动供地项目6个、开工项目3个和竣工5个,共提速5个政府工程项目,累计提速290天。

以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引领产业发展能级跃升

近两年,肇庆高新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

在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上,肇庆高新区首创“智慧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模式,被工信部确定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特色产业集群,被省工信厅评选为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推动了小鹏汽车、福田化学等8家企业共9个项目获认定工业互联网标杆项目。

该区联合华工能源公司构建智慧能源管理体系,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服务超220家区内企业能源数据上云,35家重点用能单位建设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园区智慧用能服务产业集群列入了省首批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

依托区内904家工业企业共70项指标数据库资源,肇庆高新区集成企业入园到投产全过程服务环节,提供超10项产业招商落地全流程线上一站式服务,对企业实施全生命周期的呵护。

为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肇庆高新区整合数据资源,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推出惠企政策匹配器、“免申即享”服务平台,上线“企业碳账户”,推出“云碳贷”“数信贷”金融产品,让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其中,“企业碳账户”已建立了233个,覆盖全区近80%的规上工业企业,并引入12家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共同为优质企业提供“数据赋能”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已衍生打造“数信贷”“云碳贷”“人才贷”“碳征信”等一批绿色数字信贷产品,为全区147家企业提供47.39亿元的融资额度,每年为企业节省利息高达1543万元。

“免申即享”服务平台已覆盖高企首次认定奖励、规上高企重新认定奖励、规下高企重新认定奖励、创新创业人才生活补贴、创新创业人才购房补贴等17项惠企惠民政策,累计为200多家企业和3900多位人才发放政策扶持(补贴)资金超4280万元。

肇庆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围绕“强基、优政、兴业、惠民”,继续把数据管起来、聚起来、用起来、活起来,为企业和群众开发新产品、提供创新服务,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以数字赋能肇庆高新区建设有高度、有热度、有温度的粤港澳大湾区工业科技新城。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