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制造业+新业态”齐头并进,肇庆高新区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走进位于肇庆高新区的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全自动储能电池组装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行,该生产线于今年1月投入使用,在替代原人工生产线的基础上,生产效率提高了将近3倍,产品质量也更具稳定性。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理士电源将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国家、省关于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设备的技术改造,着力提升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打造技术创新平台,积极发展新型储能产品,积极开拓国外市场,让“大旺制造”走向世界。

肇庆高新区“双新”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西江日报通讯员 王振宇 摄

肇庆高新区“双新”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通讯员 王振宇 摄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陆志锋 通讯员 沈文利

走进位于肇庆高新区的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全自动储能电池组装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行,该生产线于今年1月投入使用,在替代原人工生产线的基础上,生产效率提高了将近3倍,产品质量也更具稳定性。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理士电源将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国家、省关于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设备的技术改造,着力提升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打造技术创新平台,积极发展新型储能产品,积极开拓国外市场,让“大旺制造”走向世界。

服务“双龙头”,为制造业加快发展蓄势赋能

作为肇庆市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去年肇庆高新区聚焦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服务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双龙头”:抢抓小鹏汽车计划增资扩产和新车型择地生产的重大机遇,助推小鹏汽车新车型项目签约落户;瑞庆时代成功跻身“零碳工厂”行列,成为宁德时代首个储能电池为主的零碳工厂和全市首个零碳工厂,瑞庆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二阶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全省首个涵盖电芯生产到电箱、电柜和集装箱系统集成的全链条储能产品生产基地;持续推动肇庆大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城“五线并进”加快建设,新增引进新能源产业项目12个;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获工信部确定为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双新”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另一方面,肇庆高新区牢牢抓住招商引资生命线、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创新实施首席服务官、龙头链主、专项挂榜等十股力量招商。2023年促成新开工项目26个、新竣工项目29个、新投产项目16个,经济发展动能更加强劲;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2家,新增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4家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8项,企业和产业竞争力更加凸显。

今年,肇庆高新区将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坚持招商引资和增资扩产“双轮驱动”,制定落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统筹打好增量培育、升规纳统、产业提质、企业增效等组合拳,全面推动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升级,做厚做实制造业这份家当。

培育夜经济,文商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随着夜间经济的发展,肇庆高新区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种类繁多的美食,鼎沸的人气,璀璨的霓虹灯下融汇了文艺表演等多种文化元素,相映生辉绘就了一幅“热辣滚烫”的多彩画面,点亮了美好夜生活。

为全面提升园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产城人融合步伐,肇庆高新区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夜间经济集聚区项目规划设计与实施方案》,制定了《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支持夜间经济集聚区项目规划,鼓励盘活闲置物业或者提升改造现有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区打造夜经济项目。

据介绍,大旺文旅街打造升级是加快大旺广场商圈升级和发展的重点商业项目,成功被认定为市“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该文旅街集文化、旅游、休闲美食、网红元素等多维商业空间于一体,由5栋商业楼组成,总长1.2公里,引进了近百家知名品牌。

作为高新区夜间经济集聚区核心区,大旺夜经济夜生活示范区商圈自启动以来,为园区市民提供了一个配套齐全、温暖人心、有烟火气的休闲好去处,成为独具特色的“大旺名片”。

下来,肇庆高新区将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为园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流的生活配套,大力发展夜经济,培育“夜大旺”品牌,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工业科技新城。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