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国球一家传了40年的小毛衣。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永新
在端州区城东街道阅景花苑小区居民曾国球的家里,保留着一件40年前的小毛衣,已经穿了两代人。对他一家来说,这不仅是家庭情结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传承的见证。
曾国球家人保存的旧衣服,颜色虽然不再艳丽,但很洁净,完好无损,包括那件小毛衣。“这件毛衣是我儿子穿过的,他在1984年出生的时候,他妈妈和姨妈一针一线编织而成。穿到3岁多后,他长高、长胖,就没有再穿了。”曾国球告诉记者,家里人并没有把毛衣扔掉,而是和其他不合身的衣服一起打包放好,留着以后备用。
“2012年,我的孙子出生。我们把当年儿子穿过的那些衣服都拿出来,包括那件小毛衣给他穿上,省钱又实用。”曾国球说,2020年,他的孙女出生,又可以穿上她哥哥之前穿过的衣服,包括那件小毛衣。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曾国球,经历过艰苦年代,对如今美好幸福的日子十分珍惜。在他看来,这些旧衣服不但能正常穿着,更是凝聚了一个家庭的情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他说:“现在的生活质量提升了,但这些优良传统不能丢,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不管生活怎么变化,曾国球一家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没有改变,由老一辈传承给了晚辈们。
“我以前做过二手手机买卖,在收购客户的手机时,发现有一些手机只是表面有刮痕,并不影响正常使用,我都会如实告知对方,能用就用。”曾国球说,一些问题手机更换零件后,其功能和新机差不多,物美价廉,没必要再花高价钱去买新手机。
曾国球家里的电器如洗衣机、电热水器等,只要在安全范围内,能正常使用就尽量不买新的。“如果出现了小问题,修好后继续使用。我也帮过亲戚朋友修电器,有的使用了挺长时间的。”他高兴地说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