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代表,市渠网中心、城东街道等相关部门人员现场探讨解决地下管道堵塞方案。 受访单位供图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娟 通讯员 邓小霞
近日,广东省公布首批人大代表联络站示范站名单,端州区城东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上榜。为何能在全省1.2万多个人大代表联络站中脱颖而出?端州区城东人大亮出“妙招”:从“小切口”出发,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促进为民办实事走深走实。
修外墙保障居民“头顶安全”
柳园社区城东一、二、三区是上世纪70年代兴建的居民楼群,也是老旧小区改造的示范点。经历40多年的风雨,个别楼宇外墙出现空鼓、破损情况,给居民出入带来安全隐患。人大代表、居民代表和社区代表坐在一起,共同商讨解决小区居民“头顶安全”问题。
“居民可以自发建立巡防队定期巡查楼宇,及时将情况反馈给社区,做好提醒警示工作。”居民代表说道。社区代表发言:“维护居所安全,住户也有责任。”……在倾听大家的意见后,人大代表表示,该片区居民楼大部分属于房改房,针对该类楼房的公共部分维修问题,可由原产权单位、继承其权利义务的单位等,向住建部门提交住房基金使用申请,用于住房的维修、保养,公用部位和公用设施设备维修等。
为保障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区以“群众集资、社区兜底”的方式筹集修缮经费。但由于大部分住户已搬离或转租,社区联系不上户主,经费难以填补缺口,修缮工程一直未能实施。城东人大启用“民生微实事”专项经费统筹解决楼宇修葺工程资金缺口,切实守护好居民“头顶安全”,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搭建晾衣架解决晾衣难
“这便民晾衣架架得牢固、架得实在,架的是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有了这个便民晾衣架,解决了我们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非常感谢人大代表的关心关注。”看到规范整齐的晾衣架,建设三路34号旧文明花苑小区居民陈伯非常高兴,对人大代表的帮助表示由衷感谢。
原来,该小区住户受阳台面积、采光等因素限制,居家晾晒满足不了市民日常晾衣的需要,居民自发在小区空地用竹竿搭建了晾衣架。但木搭式晾衣架经过日晒雨淋,已经出现发霉断裂,存在安全隐患,还影响小区居住环境。
人大代表了解情况后,向城东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反映,提出参照老旧小区改造案例,将原来的木搭式晾衣架拆除,重新为居民搭建耐用且易于清洁的不锈钢材质晾衣架,这不仅解决了群众晾衣需求,还规范了文明晾晒行为,美化了社区环境。
治理排污顽疾还居民洁净
曾有市民向星湖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星湖东路13号邮电公司宿舍前的一段人行道污水蔓延,道路湿滑,臭味难闻,影响了附近群众的出入和生活。人大代表多次走访、实地调研,初步了解到问题症结:地下管道年久失修已塌陷,加上周围树根生长,加剧了管道堵塞,致使溢水问题未能一次性解决。
由于问题路段位于星湖大道主干道,地下管网复杂。为深挖问题成因,实施精准治理,城东人大召集了肇水、市政、电信等相关部门,对人行道深挖,查摆问题,厘清整改责任,并对破损管道进行排污清理、维修和更换,污水横流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从推动解决城东一区10幢居民楼外墙空鼓破损问题、建设三路文明花苑小区晾衣问题、星荷路人行道污水外溢问题等这些民生“关键小事”的“一个问题”,延伸到如何做好城市渠网管养、老旧小区楼宇管治等“一类问题”,城东人大坚持“四下基层”,运用“一线工作法”,摸准了问题的关键,以“小切口”做好“大民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