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鼎湖区苏村社区搭建“文明实践积分”平台,“小积分”激发乡村治理大效能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苏村村民正在将积分兑换为实物。 受访单位供图

苏村村民正在将积分兑换为实物。 受访单位供图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夏紫怡

小积分蕴藏大效能。2023年11月,鼎湖区围绕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总目标,在“粤居码数字门牌”平台搭建“文明实践积分”平台,积极探索“文明实践积分制”的创新模式。作为首批试点社区,鼎湖区坑口街道苏村社区结合村情历史,动员居民积极参与,制定积分规章,目前全社区总积分位居全区榜首,文明乡风遍拂田园沃野。

1月19日,苏村社区居民程叔发现,街道旁下水道损坏,且存在安全隐患,他立即把照片上传到“粤居码数字门牌”平台。收到信息后,苏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白永忠根据图片信息,立即通知施工工人前往现场处置。因为及时发现下水道破损,消除安全隐患,程叔的积分账号上又增加了2分。

记者了解到,有意愿的居民都纳入文明实践积分制管理。文明实践积分制参考指标项目共21条,包括积分累计和积分扣除。同时,对积分结果运用除了有物质方面的积分兑换奖励,还在评选礼遇及政策激励上也都制定了详细的实施办法。

“苏村在此基础上,结合村情村貌,又针对性的制定了《苏村社区乡村治理推广运用积分制指标》。”白永忠介绍,例如家庭成员中有入党积极分子、成为预备党员、正式成为党员,每个阶段积2分人/次;房前屋后种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环境的,杂物不乱堆乱放,保持环境干净整洁的,每家庭积2分,每违反1次家庭积分扣5分……

记者留意到,积分制指标上,赋分主题涉及到爱国爱党、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十个部分,共有54条考评项目,每项分值根据内容重要程度赋予,考评项目覆盖所有村级重点事务。村民通过“数字门牌”小程序自主申报积分,管理人员从后台对申报积分进行审核。据了解,目前该社区居民均以家庭为单位,成功加入自主积分申报。

居民李叔家庭目前积分为44.5分,为全社区最高,谈及社区风气的变化,他感慨道,“积分制开展以来,村里变得更有活力、更有人情味啦!争做公益、乐于助人、移风易俗、争当先进的人越来越多。看到这些变化,我们太开心了。”

推广运用“积分制”,除了对村民的日常行为和参与乡村重要事务情况进行量化积分,并根据积分给予相应的精神鼓励、物质奖励,使乡村治理的软约束有了硬抓手外,在白永忠看来,对社区事务的快速响应和处理,均起到重要的提升作用。

“在乡村熟人社会里,积分的作用也就不仅仅是兑换商品,更是一种荣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比着做的良好风气,能激励村民齐心协力把家园建设得更靓丽、更美好。”白永忠说道。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