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洁
落实制造业当家是肇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市取得了哪些进步,又将如何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制造新城?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邱健强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进一步打造肇庆更具竞争力的“主导+特色”产业体系,全力推进肇庆新型工业化进程。
记者:市工信局将从哪些方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邱健强:为贯彻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全市工信系统聚焦主责主业,认真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牵头研究制定我市关于新时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建设制造新城的实施方案,坚持“塑体系、筑平台、引项目、育企业、促转型、抓创新、强县域、优环境”,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制造新城。
记者:细化至产业建设,筑巢引凤等方面,市工信局将如何部署?
邱健强: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围绕“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壮大“主导+特色”产业集群,构建“344”园区格局,助力“制造业当家”。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奋斗下,实现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50%;工业企业规模和质量持续提升,全市规上工业企业1629家,比2022年底增加162家;81家企业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企业,全市专精特新企业累计达到269家;我市入选2023先进制造业百强市。这些都为推动下一步工作积累了良好的基础。
新的一年,我们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把新型工业化作为肇庆现代化建设关键任务抓紧抓实。
助力完善“主导+特色”产业体系。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全链条、集群化发展,持续优化发展食品饮料预制菜、精细化工、金属加工和绿色建材等特色产业,前瞻谋划氢能、低空经济、北斗应用、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等未来产业,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主导+特色”产业体系,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壮大产业规模。
推动“344”园区发展格局加快成型。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以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为牵引,推动肇庆高新区创先进位、推动肇庆新区战略转型,依托“一县一园”发展格局,持续推动园区平台提质增效,不断完善园区配套设施,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化标准化园区,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实平台支撑。
记者:当前,全国改革创新的氛围浓厚,肇庆专精特新企业也在去年实现倍增提升,下一步,市工信局将如何推动肇企梯队提质增效?
邱健强:首先,我们将推动以技术改造为主要方向的增资扩产。积极推进规模以上企业遍访制度,持续完善增资扩产企业项目库,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用地、用能、用工、融资等方面的问题。滚动实施一批增资扩产项目,形成引进培育一批、增资扩产一批、谋划储备一批的发展局面,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其次,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深化“强链”培育工程,坚持抓大育小、梯次培育,引育更多的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优质企业,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局面、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筑牢企业根基。
同时,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抓好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机遇,完善5G、光纤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产性服务业水平,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打好环境服务基础。引导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进程,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提高工业企业清洁化生产程度,推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提升资源化、循环化水平,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浸染绿色底色。
新时代新征程,市工信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强业务、优服务,为肇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建设制造新城作出工信新担当新贡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