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苑卉 通讯员 叶善恩
2023年,对于洲仔镇来说是经济飞跃的一年,洲仔镇在2022年率先实现全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基础上,2023年继续发力,实现全镇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在15万元以上,是广宁县第一个实现这一目标的镇(街)。
不止洲仔镇,在2023年广宁178个村(社区)都交出了一份有底气的成绩单。记者从广宁县农业农村局获悉,广宁县全部村(居)委的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在10万元以上,广宁县农村集体经济正朝着提质增效的方向稳步迈进。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宁县各镇村创新举措,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以洲仔镇仓丰村为例,通过整治80亩撂荒地打造稻蔬轮作种植基地,为村集体增收,同时还示范带动其他村(社区)利用撂荒地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据统计,2023年洲仔镇通过整治撂荒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全镇流转撂荒地种植面积800多亩,每年增加村民收入约24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就业6000多人次。
近年来,广宁县深入发掘村集体经济发展潜力,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围绕盘活利用村级资产资源、做活土地文章、发展特色产业等路径措施,通过因村施策、联农带农、整合资源、拓宽渠道等措施,形成了七种特色鲜明、卓有成效的发展模式,强有力地拨响乡村振兴“金算盘”,让村子的经济“壮起来”,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
古水镇什洞村、古水镇梨溪村、横山镇大信村、宾亨镇宜洞村等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等项目,走“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的产业发展之路。古水镇梨溪村则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项目,打造80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通过规模种植,既推动撂荒地整治,又带动村民就近就业,还通过销售田螺、稻鱼等特色农产品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江屯镇5个村各投入50万元发展养殖清水鱼(吊水鱼)项目和苗圃种植项目,每个出资的村(社区)预计收益4.8万元。潭布镇带下村和贝垌村分别投入50万元,与潭布其他各村合资共同成立一家村级联办企业,主要开展农产品销售、农村电商、土地流转开发利用和农村建设工程等业务,每个出资的村(社区)预计收益4万元。
广宁县还强化龙头企业带动,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引进广东双运农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采取“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方式,发展肉兔特色产业。其中,洲仔镇仓丰村、良村村、白沙村各投入30万元建设肉兔基地,由龙头公司提供种苗、养殖技术指导并统一销售,村民以养殖肉兔和日常务工的方式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形成合作社、公司、农户共谋发展的大格局,让农户搭上产业发展顺风车,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针对部分村级资源资产缺乏且地理位置偏远的村,广宁县还创设村级联办企业,拉动国企注入力量扶持村集体经济。按照广宁县委提出“一鸽兴县”产业布局,发挥全县十大肉鸽养殖基地的标准示范引领作用,采用“国企+村办企业+农村职业经理人+农户”模式,撬动社会资金力量和村自筹资金参与发展肉鸽产业。
此外,广宁县还有不少镇立足光热资源丰富的优势,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建设光伏发电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式,盘活村里闲置土地,不断加快新能源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农光互补”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
接下来,广宁县将立足实际,着力以“2+2+1”产业发展为抓手,致力打造广宁县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全县范围做大做强种植类、养殖类和绿色能源等优势产业,同时加强农业人才赋能,发展和培育一批农村职业经理人,着力提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