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市“绿色家庭”张宁家庭:文明健康绿色环保成为生活底色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壮壮

在肇庆,随着市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素养的不断提升,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许多家庭也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肇庆市端州区张宁家庭就是如此,他们用勤俭朴素、节约资源的理念,诠释着对绿色生活的热爱。

张宁是肇庆市地质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家里一共四口人,分别是夫妻俩和两个孩子。日常生活中,他们在水、电等能源的使用上非常节约。淘完米的水会用来洗菜、浇花,洗完菜的水会用来冲厕所。用电方面,张宁也时常教导孩子,离开房间要关灯,节约用电。在炎热的夏季,张宁家也很少开空调。“白天我们基本不开空调,如果天气太热,晚上睡觉会给孩子开。”张宁告诉记者,他们家一直在避免使用大件家电或降低大件家电的使用率。

张宁非常喜欢养花和养鱼,在她家里,用塑料瓶养小金鱼、养花等场景随处可见。张宁经常将家中用过的瓶瓶罐罐利用起来,养蝴蝶兰、多肉、金鱼等动植物。因为养鱼需要供氧,而小小的瓶子很难实现,于是她总结了哪些鱼可以不用打氧气也能养活,例如斑马鱼、孔雀鱼等。

此外,在现代,网购与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许多时候,人们拆完快递很可能随手就将快递包装盒丢弃到垃圾桶里。但在张宁家里,张宁会和孩子一起把快递盒打包好,等积累到一定数量了,再送去废品回收站。“我们一个月平均会网购五六次。”张宁说,家里网购大多是购买生活必需品。另外,因为家中有两个孩子,孩子升学留下的旧书籍、旧本子等,张宁都会对其进行细分,将还能继续使用的留下来,不需要的再送去废品回收站。

勤俭节约、绿色生活是一代人影响一代人。张宁的节俭意识主要受父母和家婆的影响,在父母和家婆的意识里,吃不完的菜下顿还可以吃,今天吃不完的米饭,明天早上还可以煮粥。张宁不赞同这种做法,她更喜欢定量,因为人数是固定的,所以她一般都是做刚好够4人份的饭菜,如果父母等亲人来到家中,饭菜做多了,她也会把剩饭剩菜放到冰箱,避免浪费。

作为语文老师,张宁还用自身力量鼓舞身边人一起过绿色低碳生活。在班级班会上,张宁教育同学们要节约粮食、节约用电。夏季学生上体育课,教室空无一人时,张宁会提醒同学们关掉空调和多媒体课堂。

时至今日,绿色低碳生活已经覆盖张宁家庭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她和家人也在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和激励身边人一起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低碳生活。2023年11月,张宁家庭被评为2023年肇庆市“绿色家庭”。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