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广宁县发展“广藿香﹢玉米﹢肉牛”循环农业 粮药畜“联姻” 一地生多“金”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通过“粮药畜”循环种养,企业利润达到了最大化。图为养殖场肉牛正在进食。 受访单位供图

通过“粮药畜”循环种养,企业利润达到了最大化。图为养殖场肉牛正在进食。受访单位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 通讯员 冯铁成

【编者按】广藿香、玉米、肉牛,三个特性迥异的农产品,在广宁相聚,互为依托,相得益彰。让昔日荒草丛生的撂荒地变成良田,也通过“粮药”间种,让农田产值提升。再通过牛粪肥地、“粮药”回馈肉牛,这三者构建起一条黄金生态链,提供了立体种养的样本,给各地探索现代农业提供了一个参考。

一亩地赚两份钱

12月13日,记者来到广宁县五和镇,广东福盈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管理人员正在仓库指挥工人,争分夺秒抓住阳光有利时机,将此前采摘的广藿香再晾晒一次。

谈起广藿香与玉米套种模式,是无心插柳,还是有意为之,公司总经理赖德锋笑了笑:“这可是我们多次走访‘请’回来的,在肇庆独一无二。”

此前,赖德锋通过咨询广东药科大学等院校的广藿香研究课题组,并且考察阳春、云浮等中药材基地粮药套种的模式,发现广藿香与玉米“相亲相近”,套种大有可为。为此,他们在今年2月成立公司,希望在肇庆落地这种模式。多方走访,公司在广宁县五和镇、宾亨镇盘活了两百多亩荒地。

“粮药”套种具体如何操作?记者来到五和镇江布村一处种植基地,公司技术员李聪介绍,田垄两侧各种一株广藿香,中间则种玉米,相互间隔60厘米,呈“品”字形。

广藿香怕高温高湿,特别是5月到8月份生长关键阶段,广东的高温高湿是个挑战,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收成。此时,玉米较大叶片就为广藿香起到遮阳降温作用。“今夏高温天气多,省内不少广藿香种植户减产40%。我们基地采用套种模式损失较少。”公司副总经理黄少华说。

据了解,公司今年广藿香亩产达840公斤(干品),收青贮全株玉米1.2吨,每亩可收入8600元左右,纯利润约每亩2800元。“套种模式相比单纯种植玉米,产值提升两倍多。”黄少华透露。

生产链成“黄金搭档”

相比其他地方粮药套种,五和镇的模式还延伸到肉牛养殖。对此,赖德锋坦言,基地落地在此就设想将生产链条进一步延伸。

撂荒地长时间无人耕作,土壤肥力相对较差,复耕就需要施基肥来改良土壤。施用化肥容易引起土壤板结,而有机肥养分丰富、肥效久,可以非常好地提高种植作物的品质,发酵牛粪就是很好的选择。正巧,当地就有广东犇牛生态养殖场。

为此,双方一拍即合,青贮玉米采收粉碎作为牛饲料。牛粪经过发酵作为种植基肥,如此循环,药粮种植与肉牛养殖形成“黄金搭档”。

如此一来,养殖场降低饲料成本,而种植基地经济效益也得到提升。养殖场外购青贮玉米每吨630元,而就近种植基地采购只需每吨500元。“我们都看到合作前景,形成双赢。”广东犇牛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宋场长说。

同时,夏天高温容易导致肉牛“热应激”,多发肠胃疾病,难以增重,养殖场只能减少存栏量应对。而广藿香经过加工提炼后的药渣,经过二次处理添加到饲料中,可防治牛群在夏天的“热应激”。“出产的牛肉不但品质好,夏天也可以相应增加存栏量。”宋场长表示。

积极打造南药产业园

“广藿香﹢玉米﹢肉牛”模式可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实现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产业结构也得到了优化,农户可以在“家门口”就业。这种模式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推动乡村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我准备把家里的3亩多地也种上广藿香。”在基地务工的村民陈先生说道。

广东福盈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计划,明年在广宁、高要等周边地区,以“公司+合作社”的形式,推广种植1500亩广藿香。公司还计划在广宁工业园区建设仓库及广藿香精油提纯深加工厂房,主要加工广藿香、肉桂等品种,提取所需药用成分供给药厂和出口。

另外,该公司目前在宾亨镇试验广藿香轮种,在10月中旬种植广藿香,避开高温时节,明年5到6月份即可收获,收获后可以秋种一造水稻。“这样降低人工成本,还避开夏天高温等灾害。”技术员李聪说。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