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怀集县农机手分享节粮经降低作业损耗 促颗粒归仓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前段时间,怀集县举行2023年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目的是增强广大农机手的节粮减损意识,通过降低机械作业损耗,达到颗粒归仓、增产增收。比赛中,选手徐家和和禤其峯分别获得第一、第二名。

QQ浏览器截图20231127115652

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我还可以做得更好,能节省更多的粮食。”“速度把控差了一些,下次争取拿冠军。”11月23日,怀集县农机手徐家和及禤其峯对记者说。

前段时间,怀集县举行2023年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目的是增强广大农机手的节粮减损意识,通过降低机械作业损耗,达到颗粒归仓、增产增收。比赛中,选手徐家和和禤其峯分别获得第一、第二名。

徐家和操作农业机械已经有8年,特别对于水稻收割机,其性能、特点等早就了然于心,作业起来更是得心应手。“早熟和晚熟的水稻,就很讲究机收速度。”徐家和对记者说,晚熟的水稻较易掉落,收割机开得太快,就会震落稻谷,增加损耗。“这次比赛的稻田,大部分稻谷已熟透,一定要慢机收割,其他选手在争速度,导致较多稻谷掉落,失去优势。”

“稻田地面干爽或泥泞,驾驶速度也不一样。”徐家和提到,干爽的稻田,稻秆相对较坚挺,容易喂入(进入收割机口),较少漏掉,因此在收割前,他会叮嘱种植户提前放水,干燥地块。“而泥泞的稻田,机械在转弯时,履带容易打滑,会压倒稻秆。而且,由于稻秆根部长期泡水导致柔软,容易倒伏,会降低收割率。”

今年6月,徐家和曾参加肇庆市举行的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获得第三名。据了解,徐家和不但在收割水稻方面做得好,在收割玉米、插秧、播种等方面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切磋,共同进步,减少稻谷损耗,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他说。

这次比赛,农机手禤其峯以0.4克(取样区损失量)的微小差距屈居第二名。“我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比赛,心情比较紧张,机子开得有点快,速度上虽然拿了第一,但损耗却增加了。”禤其峯坦言,比赛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粮食损失,保证颗粒归仓,这才是最重要的。

禤其峯是一名80后,驾驶收割机已经有6年。别看他说话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但使用农业机械的时候却很认真,一丝不苟。“每次开机收割前,我都会对农机和稻田进行检查,三个步骤缺一不可。”

“第一要检查收割机的整体状况,只有良好性能的机子,收割时才能尽量减少作物损失。第二要检查传输管道,这是脱粒后输送到货车或袋子的过程,如果有漏洞就会流走粮食,要及时修补或更换。第三要观察稻田,包括稻秆和地面湿度等,以确定最佳的收割模式;如果地面凹凸不平,驾机速度就要快慢结合。”禤其峯说。

在禤其峯看来,举办这样的比赛很有意义,可以引导广大农机手和种植户在生产实践中,从只注重机收向注重质量、注重减损的转变。“如果每亩减少一点损失,对全市来说,就能从地里捡回数以万吨的粮食。”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