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讯(记者 吴映霖 通讯员 赖楚欣)记者日前从四会市罗源镇获悉,该镇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支持下,揭牌成立了四会首家由村集体联合出资、村党支部书记担任股东的农业公司——四会市农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
这家公司的成立,首要基础是罗源镇各村产业发展红红火火。近年来,罗源镇立足产业振兴,推动各村党支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领办专业合作社、发展种养基地,大力整治撂荒地,积极引进特色种植业,鼓励更多农户加入种养行业,助推农业规模化发展。从水稻、辣椒、红薯、蔬菜等种植业,到水产、家禽等养殖业,罗源镇扎实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打出特色产业牌,带领各村陆续发展起各类农业种养项目。
自土地活起来、产业旺起来后,罗源镇农业产业发展迎来新的挑战:农特产怎么销出去、村民口袋怎么鼓起来、农业发展怎么实现系统化产业化?
“罗源镇只有5个行政村,各村较为分散且村集体人数不多、力量有限,导致一直以来村集体收入不高、渠道单一。”罗源镇党委副书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陈锐生表示,各村集体缺乏市场信息获取渠道,同时没有专业团队负责农特产销售工作,各类农特产主要依托农产品帮扶平台、群众自发购买等形式进行销售。
在村集体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若是继续单打独斗,农业产业发展便难成气候。针对这一问题,罗源镇提出以村集体联合成立公司的形式,将零散力量都汇聚起来,推动全镇各村农业产业抱团发展。
据了解,该公司由村集体出资联合成立、5个村党支部书记担任股东,将以市场观念进行规范化、实体化、企业化经营管理,建立完整的议事、决策、监督等机制。主要经营特色农产品销售、土地整合流转、农业托管服务、农业技术指导、劳务服务、驻镇帮扶资产运营管理等业务,充分发挥罗源自然资源和特色农产品优势,不断开拓市场业务。
“公司聚集了全镇各村力量。力量越大,发展平台就越高!”陈锐生表示,成立公司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不断完善公司的人员配备,借助公司市场化经营的优势,先在本地各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等开拓市场积累经验,逐渐构建起罗源镇农特产销售的供需链条,再慢慢尝试向外推出罗源农产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