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镇政府工作人员正查看辖区各乡村监控画面,并通过“喊话”功能, 制止不文明现象。 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摄
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实习生 李柳婷 通讯员 江绮微 庾俊辉
为进一步提高基层智慧治理水平,增强辖区内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近年来,四会市大沙镇积极推进“雪亮工程”建设,着力构建起“打、防、管、控”于一体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真正实现全镇治安防控“零盲区”,有效提高了辖区治安预警、处置和侦破效率。
近日,记者驱车驶进四会大沙镇岗美村,见到村内主要活动区域均装有摄像枪,不少小孩正在村口嬉戏玩耍。而在该村村委会“数字乡村”联防联控平台,工作人员正通过墙上的监控大屏幕,实时查看各主要区域的活动场景,以及时了解村里的情况。
这得益于大沙镇“雪亮工程”的全面实施。“‘雪亮工程’主要是通过在公共区域安装摄像枪、智能电视、智能音箱等,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于2021年开始在全镇试点实施。”大沙镇岗美村党支部副书记马啟聪介绍,该村共有10个自然村,16个村小组。由于附近有不少工厂,外来人员多,以往,村里时不时发生电动车、摩托车失窃等安全事件,村民群众意见较大。
2021年,岗美村依托镇的“数字乡村”联防联控平台,逐渐在各自然村以及村小组的路口、主干道路、居住集中点等区域,“零死角”式全覆盖安装监控,镇政府和村委会均可通过平台查看监控画面。
自从安装了监控系统,岗美村的群防群治水平大大提升。“去年,我们村有个村民丢失了一辆电动自行车,发现情况后,他立刻将问题反馈至村委会。”马啟聪说,当时,他马上翻看了事发区域监控,很快就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及时报警,提供相关监控画面。“次日,警察就将窃贼捉到了,顺利帮村民找回被盗的电动自行车。”
大沙村党支部书记龙卫乾同样表示,自从该村安装了监控和路灯,村民的安全感越来越强。“我们村周边有工厂,不少村民都过去打工。以前,村里没有安装监控和路灯,上夜班的村民下班回来要摸黑走路,颇不安全。”龙卫乾告诉记者,这种现象在2022年得到了扭转。去年,该村实现了监控和路灯全覆盖,村民晚上出行有了保障,“现在,不少村民都在晚饭后出来散步和闲聊,大家的休闲生活更丰富了,邻里相处亦更和睦。”
据了解,近两年,为进一步在全镇乡村推进“雪亮工程”,佛山禅城区驻大沙镇帮扶工作队统筹了近80万元帮扶资金,为大沙镇各乡村新增监控等设备。截至目前,该镇已装有摄像枪324支,智能音箱109个,实现全镇16个村(居)主干道路、重点路口全覆盖。
得益于此,2021年以来,大沙镇的治安防控成效显著,辖内乱丢垃圾、倾倒危固废物、偷盗、抢劫、破坏公物、孩童走失等治安案件发生率同比下降50%,案件办结率达到95%,群众满意度100%。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