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特普爱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里,工人抽检生产线上的高性能再 生塑料颗粒,再进行袋装打包,销往国内外。西江日报记者 张苑卉 摄
近日,广宁县竹子传统加工示范基地已经封顶,正进行外墙的装修工作。 西江日报记者 张苑卉 摄
西江日报记者 张苑卉 通讯员 冯铁成 实习生 徐芷蘅
“中国竹子之乡”广宁,绥江河、古水河两河贯穿境内,两岸的连绵竹海在河流的滋养下,繁衍生息,形成半城山水半城竹的城市肌理。
山多林多地少,容易制约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广宁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做好“绿”文章。近年来,广宁县本着“湾区所需、广宁所有、广宁所优”,围绕“421”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康养旅游、绿色能源、循环经济4大产业,打造竹产业、塑料再生产业2个产业集群,争当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示范区1个目标,以绿色产业破局,激活广宁的发展引擎,焕发县域经济的新动能。
循环经济变废为宝,为广宁工业注入绿色动力
在广东特普爱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里,废旧的塑料经过机器击碎清洗后,随着传送带进入到高分子材料改性生产线,在混合、挤出、拉条、冷却、切粒、装袋等工序后,销往国内外市场。在广宁县五和镇华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内,不少塑料再生产企业就如特普爱公司一样,将废旧的塑料进行改性再造,变废为宝。
肇庆特普爱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卢满成表示,他们公司的高性能再生塑料颗粒,已经进入世界500强供应链体系,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家居、建材、体育等领域,实现了化腐朽为神奇。“一颗颗塑料粒,可以制造成高透光性的电脑键盘,也可以变为高强度的自行车头盔。”卢满成介绍,该企业通过加大研发力度,优化自动化生产设备和产品配方,加强品质监控等措施,提高了改性塑料粒的品质,目前公司产品主要面向塑料制品的中高端市场。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华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利用政策引导,推动园区企业进行技改升级,增资扩产。当前,园区初步形成以国立科技为链主企业带动,以丽诺、钟银、特普爱等优质企业为龙头的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据悉,园区内生产企业共24家,其中规上企业14家。2022年,园区内的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2.82亿元,园区合计创税6200万元,是广宁县亩均税收第一的产业园。
作为广宁县域经济的新引擎,华南再生资源产业园致力打造华南最大的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广宁县引导存量优质塑料企业技术改造提质增效、搭建新厂房盘活园区闲置土地和招商引资,以引优劣汰腾笼换凤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园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广宁县多个部门联合发力,共同搭建华南(供销)再生资源交易平台,从源头上建立起行业规范的业务链条体系,实现对前端供货散户的高效管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促进再生资源行业健康长远发展,同时进一步提效增收,实现“留税广宁”。广宁县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各项措施的推动下,今年内将实现全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创税1亿元和园区所有企业年内升规的目标。
竹乡破“竹”立新,以“竹”造未来
广宁县作为“中国竹子之乡”,近年来充分发挥竹资源优势,用心书写“竹文章”,着力做活“绿经济”。在广宁县“421”产业布局中,广宁县委县政府将竹产业纳入到产业集群建设中,同时,4个主导产业中,现代农业、康养旅游也与竹产业相辅相成。
当前,广宁竹林面积约有108万亩,竹资源丰富。全县竹子加工企业约360家,主要产品为原竹加工、竹签(竹香棒)、竹塑板材等14大类100多个品种,年加工原竹约40万吨,创造就业岗位约4万个,2022年竹业总产值约33亿元,占林农收入的30%。去年,为科学系统推动竹产业发展,广宁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广宁县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等发展规划,构建“新示范园区+传统加工集聚区+旅游区+种植基地”“三区一基地”体系,建立全竹种植、生产、研发、设计、销售、储运以及生态康养旅游产业链,力求把竹产业培育成为广宁实施乡村振兴、开启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支柱产业和富民强县产业。
近日,记者在广宁县古水中学旁看到,广宁县竹子传统加工示范基地大楼已封顶,目前正在进行外墙的装修工作,预计9月底可建成并投入使用。基地内包含竹子传统加工示范生产线、竹子产品示范展示区以及竹产品展示交易中心。
“传统的竹加工企业大多存在散、小、乱、污的状况,通过示范基地的建成,能向传统企业展示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不仅能让产品质量更加标准、规范,并降低了成本,为他们的转型升级树立了信心。”广宁县古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打造传统竹加工企业标准示范项目,带动古水镇的传统竹加工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据介绍,广宁县着力推动传统企业升级改造,提升企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通过集群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竹加工业,推动当地竹加工传统企业从片区式布局走向集聚式布局,进一步打造传统竹子加工集聚区,真正实现以竹富农。
“鸽”声嘹亮,吹响农业发展新号角
“一竹富民,一鸽兴县”是广宁县政府提出的农业发展思路,当前,广宁县依托肉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新领航肉鸽养殖基地)、广宁县农产品流通集聚产业园(肉鸽深加工基地)、全县十大肉鸽基地,大力推动“规模养殖、精深加工、旅游美食”三产融合。
走进肉鸽养殖基地,记者看到,一排排鸽笼上安装有全自动喂养器,笼子底层则安有自动清粪机,实现全自动化养殖,以标准化的养殖模式改善肉鸽养殖过程中的饲料浪费、人力短缺和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自动清洁系统还大大改善了肉鸽的生存环境,提升肉鸽品质。
据悉,广宁县肉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主要发展肉鸽养殖、饲料厂、有机肥厂、屠宰厂等产业,而广宁县农产品流通集聚产业园则主要为农副产品深加工场,前园区内道路已基本完成建设,主体建筑已完成外墙装饰,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预计今年年底前投入使用。
随着肉鸽产业的不断发展,如今,广宁县围绕一产产业化、二产品牌化、三产多元化、科研院校化、生产绿色化、成果共享化“六化”总体发展思路,以全国肉鸽产业集聚发展中心、“粤菜师傅”+“岭南鸽文化”传承发扬区等为发展定位,全力创建集标准化规模养殖、饲料生产、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品牌销售、农旅融合于一体的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广宁县肉鸽产业实现现代化发展。
广宁县农业农村局表示,目前正在制定实施《广宁县肉鸽产业发展规划方案》,将立足广宁农业发展优势为主导,不断拓展肉鸽产业的发展空间。同时,以“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学习各地的先进做法与经验,并在人才,政策,等方面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肉鸽产业,推动肉鸽产业高质量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