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广宁模式”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广宁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运营中心农技人员在进行无人机洒水作业。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摄

广宁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运营中心农技人员在进行无人机洒水作业。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摄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通讯员 冯铁成 陈淑贻

7月31日,夏雨初霁。在广宁县潭布镇,省首个村级土地托管中心——潭布镇社岗村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将为当地水稻、番薯产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保姆式的全程社会化服务。此举,正是近年来,作为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单位,广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打造具有广宁特色的农业生产新方式的又一体现。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广宁县开展生产托管面积约2.88万亩。

因地制宜探索三大服务模式

2022年,通过公开遴选的形式,广宁县供销宁禾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为广宁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运营中心承接主体,建立了县、镇、村三级协办体系,承担起整合县域内外服务资源之余,还协调确定县内服务价格、服务标准、规范合同。

但初来乍到,广宁县农业生产托管运营中心负责人皮小凡很快便发现,由于当地农田分散零碎,且多为梯田,田中电线纵横交错,农业社会化作业条件并不乐观。

“曾有一名熟练机手,到江屯一村开展飞防作业,但无奈因地理位置和现实情况,喷药过程并不顺利,连续‘炸机’4次,最后不得不暂停。”皮小凡介绍,在异地,熟练机手一天可作业600亩稻田,但受限于现实条件,在广宁却只能作业20至30亩。由此不难发现,一般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模式并不适合当地的生产经营,因地制宜,量身定制探索有效路径成为寻找“解题”的关键。

经过摸索,“土地集中连片+合作社+托管服务”“土地入股+合作社+托管服务”“土地集中连片+托管员+托管服务”三大模式的应运而生,为当地农民提供机械化耕地、播种、田间管理、收割等服务。

全程化管理个性化服务

今年早造水稻种植期,“土地集中连片+托管员+托管服务”模式的优势在广宁古水镇蒙坑村得到了充分发挥。原来蒙坑村水稻种植多以散户为主,生产打理每家每户自给自足,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老龄化的显现,村内耕作劳动力也出现了“力不从心”的无奈境地。在当地村委会的发动和号召下,村民同意将土地进行流转,集中连片开展生产。

接过村民的“这份期望”,广宁县农业生产托管运营中心不仅选派了技术纯熟的托管员,还结合当地物候条件,作物生长特点提供了个性化的水稻种植全流程管理。

“拔节孕穗期,养分管理很关键,在穗分化至抽穗开花期,水稻对锌吸收量达到最大,这个时候便要依穗、依禾的长势酌情补充水稻配方肥。”广宁县农业生产托管运营中心托管员欧秋勤介绍,当地水稻种植易出现钻心虫等虫害,在统防统治作业中,植保措施同样要因时而做,因地而施。

经过系列全流程的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服务,今年蒙坑村40亩早造水稻喜迎丰收,亩产达800斤。看到托管服务效果显著,不少原本持怀疑态度迟迟未肯“点头”的种植户,已纷纷“拱手托管”。

促进农机合作社提档升级

为了全面掌握和充分调动县内农资农机资源,使全产业链和各个主体均能受益,协同合作,广宁县农业农村局还建立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主体名录库,目前共有5家,广宁县腾丰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便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作为第一批省级农机社会化服务综合体,腾丰农机合作社已在农机生产、作业服务、农技推广等农业生产领域深耕近10年。随着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不断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也逐渐走进了腾丰农机合作社负责人曹继涛的视野里。

“和以往单纯提供机械作业和农机配件的单向模式不同,现在托管服务更强调的是技术支持,尤其是全产业链的技术衔接。”意识到与时俱进和“更新换代”的紧迫性,曹继涛利用原有的县区域农机推广站的资源,培养了无人机飞防能手,同时到外地优秀企业取经问道。

目前,在县农业生产托管运营中心提供的前端数据信息的基础上,托管服务主体开展了全程托管、半托管、关键环节托管等,为农户提供从种到管、从技术服务到农资供应等“订单式”“保姆式”服务。曹继涛琢磨,服务主体业务未来要更精细和更精准,需要走农业信息化步伐,“广宁模式还需继续拓展和加倍磨练。”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