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苦口千言不如实事一件,广宁农村支起“爱心泳池”守护少年的你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一张大塑料布铺在球场上,钢架支起四边,把河水抽进来,就成了一个简易泳池。昨日,记者在广宁县古水镇蒙坑村看到,这个启用半个多月的肇庆首个乡村“爱心泳池”,已成为少年们的乐园。古水河边,侍机下水的少年已不见踪影。不远处泳池的打闹声,让河边显得格外安静。

古水镇蒙坑村“爱心泳池”成为学生的乐园,大大减少学生河中野泳情况。                            西江日报记者 李念龙 摄

古水镇蒙坑村“爱心泳池”成为学生的乐园,大大减少学生河中野泳情况。西江日报记者 李念龙 摄

西江日报讯(记者 张苑卉 陈明红 通讯员 冯铁成)一张大塑料布铺在球场上,钢架支起四边,把河水抽进来,就成了一个简易泳池。昨日,记者在广宁县古水镇蒙坑村看到,这个启用半个多月的肇庆首个乡村“爱心泳池”,已成为少年们的乐园。古水河边,侍机下水的少年已不见踪影。不远处泳池的打闹声,让河边显得格外安静。

肇庆河流密布,青少年野泳难防。学校天天讲,家长天天说,但仍然难以杜绝安全漏洞。河渠众多的广宁县给出的答案是:堵不如疏!古水镇党委委员钟文池介绍,今年5月,广宁县以古水镇为试点,因地制宜推广“一村一爱心泳池”建设,从源头上堵住防止青少年溺水漏洞。

修建“爱心泳池”倡议一经发出,蒙坑村率先响应,村民大会全票通过。8名身在外地的乡贤捐出一万多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啟军介绍,通过“乡贤捐一点、村集体经济出一点、党群服务经费解决一点”,短短3天就在村委会前的篮球场支起移动式支架泳池,免费对乡村孩子开放。

“目前周五、六、日支起使用,可供40个未成年人同时游玩。周一至周四则折叠收起,恢复球场功能。”吴啟军介绍,暑假期间还将根据运作情况调整开放时间。

以前,放学后、假期里的古水河边,常常有“胆大”的少年徘徊在河边,在大人的眼皮底下溜进古水河中。如今的古水河边,防溺水志愿者巡逻队仍在,但已经很难发现少年人的身影。不远处的简易泳池孩童欢叫,池水飞溅。一排钢架不仅支起农村孩子的快乐,还支起了他们的安全。

泳池边,安全救生员、志愿者“坐镇”,紧盯泳池情况。村委会配备12名志愿者、救生员分批轮流值守,保障少年们的安全。

“乡村探索建设泳池,由专人防护、救援,能有效预防青少年儿童游野泳,避免发生溺亡事故,还能丰富他们假期生活。”广宁县教育局德育股负责人梁智明介绍,为让“盆景”变成“全景”,该县正积极推广“爱心泳池”建设,并针对农村学生群体特点,加大游泳技能和防溺水安全知识进校园培训,织密织牢青少年防溺水“安全网”。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