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水镇蒙坑村“爱心泳池”成为学生的乐园,大大减少学生河中野泳情况。西江日报记者 李念龙 摄
西江日报讯(记者 张苑卉 陈明红 通讯员 冯铁成)一张大塑料布铺在球场上,钢架支起四边,把河水抽进来,就成了一个简易泳池。昨日,记者在广宁县古水镇蒙坑村看到,这个启用半个多月的肇庆首个乡村“爱心泳池”,已成为少年们的乐园。古水河边,侍机下水的少年已不见踪影。不远处泳池的打闹声,让河边显得格外安静。
肇庆河流密布,青少年野泳难防。学校天天讲,家长天天说,但仍然难以杜绝安全漏洞。河渠众多的广宁县给出的答案是:堵不如疏!古水镇党委委员钟文池介绍,今年5月,广宁县以古水镇为试点,因地制宜推广“一村一爱心泳池”建设,从源头上堵住防止青少年溺水漏洞。
修建“爱心泳池”倡议一经发出,蒙坑村率先响应,村民大会全票通过。8名身在外地的乡贤捐出一万多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啟军介绍,通过“乡贤捐一点、村集体经济出一点、党群服务经费解决一点”,短短3天就在村委会前的篮球场支起移动式支架泳池,免费对乡村孩子开放。
“目前周五、六、日支起使用,可供40个未成年人同时游玩。周一至周四则折叠收起,恢复球场功能。”吴啟军介绍,暑假期间还将根据运作情况调整开放时间。
以前,放学后、假期里的古水河边,常常有“胆大”的少年徘徊在河边,在大人的眼皮底下溜进古水河中。如今的古水河边,防溺水志愿者巡逻队仍在,但已经很难发现少年人的身影。不远处的简易泳池孩童欢叫,池水飞溅。一排钢架不仅支起农村孩子的快乐,还支起了他们的安全。
泳池边,安全救生员、志愿者“坐镇”,紧盯泳池情况。村委会配备12名志愿者、救生员分批轮流值守,保障少年们的安全。
“乡村探索建设泳池,由专人防护、救援,能有效预防青少年儿童游野泳,避免发生溺亡事故,还能丰富他们假期生活。”广宁县教育局德育股负责人梁智明介绍,为让“盆景”变成“全景”,该县正积极推广“爱心泳池”建设,并针对农村学生群体特点,加大游泳技能和防溺水安全知识进校园培训,织密织牢青少年防溺水“安全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