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名城记忆 | 扬帜五岭 饮马西江 ——走进粤桂湘边纵队的革命故事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让我们随着这位“文武双全”的红色管家的经历,重温粤桂湘边纵队和人民在解放战争中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事迹。

▲1949年冬,粤桂湘边纵队军需处主任欧伟明(左)与警卫员合影。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纪念馆。

扶罗口伏击战遗址(一角)。

广宁县北楼岗战斗遗址上山通道之一。

欧伟明,又名欧连,1918年出生于广东省三水县木棉欧村,2023年2月6日在肇庆市端州区因病与世长辞,享年105岁。17岁那年,欧伟明到香港当了洋服工会的文书。1938年12月,他毅然告别舒适的工作,返回广东东江加入抗日战争行列,成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的一名战士。1941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十几年的革命生涯中,欧伟明历任东江纵队港九大队军需处副官、粤桂湘边纵队军需处主任、绥贺支队一团副团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江支前司令部参谋长、西江专署财政科科长、肇庆地区外经委主任等职。1983年离休后,享受地专级政治、生活待遇和副省(部)级医疗待遇。让我们随着这位“文武双全”的红色管家的经历,重温粤桂湘边纵队和人民在解放战争中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事迹。

巧渡北江,

西挺大队进驻广宁宾亨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成立于1949年7月23日,是解放战争时期华南战场七支游击队之一,曾转战在粤桂湘三省边区50多个县,经历大小战斗799次,解放地区人口达300多万。

1945年2月,中共广东省临时工作委员会作出“北上和西进”的部署,决定派出武装部队“挺进清远、四会、广宁,打好基础,再向连阳、湘桂边推进”,配合王震率领的八路军南下支队创建五岭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抗日武装斗争。经党中央同意后,省临委选定在中山县以五桂山为驻地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执行该战略部署。同年3月,珠江纵队司令员林锵云在五桂山召开会议,商定由政委梁嘉、副司令谢斌等负责组建珠江纵队西挺大队开赴广宁、四会等县。4月26日,珠纵西挺大队在南(海)三(水)县交界的黄洞村宣布成立,大队长陈明,下辖雄狮、猎豹、猛虎3个中队,另有特务小队、手枪队和爆破组各1个,共450多人,配有轻机枪21挺、各类枪支一批。

从三水黄洞到广宁县,要越过滔滔的北江,随时可能与在附近活动的日军巡逻队相遇。如何顺利渡过北江成了西挺大队亟需解决的问题。政委梁嘉得知刚从东江纵队调来的军需干事欧伟明是毗邻孖岗的木棉欧村人后,随即让熟悉周边环境的他回村侦察,寻找渡江船只、船夫和适合渡船的地方。接到任务后,欧伟明与从四会前来接应的联络员关德打扮成生意人回到木棉欧村。欧伟明先是以运送货物过江为由请同姓兄弟帮忙找船,后又经几天的宣传发动,赢得其他姓氏村民的支持,找到了20多艘小船和20多名船夫,再按部队首长事先制定的计划约好5月17日凌晨实施渡江计划。

5月15日晚,西挺大队从黄洞出发,17日凌晨抵达三水县孖岗村商定事前的某地等待。为避免村民的恐慌,欧伟明及时与村民说明实情。村民得知他们要运的“货物”是要赶日本侵略军出国门的人民武装队伍后,主动出谋献策的情绪更是高涨,有的主动到靠近日军驻地监视巡逻队,有的帮忙搬运部队的军用物资。经过军民鱼水情般的团结协作,西挺大队在天亮前全部安全渡过北江,到达北江西岸四会县境内的望楼岗村祠堂掩蔽休息。几经周折,部队于19日到达广宁县罗汶,与广(宁)四(会)抗日武装起义后组建的西江人民抗日义勇队会师。之后,珠江纵队西挺大队进驻广宁宾亨,与西江人民抗日义勇队整编,实行统一指挥,部队仍用“西江人民抗日义勇队”番号。在随后的3个多月里,部队紧紧依靠当地群众,经过横山、百寮顶等战斗,击退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多次进攻,开辟和巩固了以广宁为中心的广四边等4个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并成功建立了五指山乡人民政府红色政权,绥江沿岸的抗日游击斗争翻开了新的一页。

创建税站,

解决人民武装的军需给养

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为解决粤桂湘边区游击根据地人民武装所需的钱、粮、辎重等军需供给,珠江纵队西挺大队、粤桂湘边区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先后设立军需处,并由欧伟明担任主任。几年间,这位“红管家”积极生产,开辟财源,通过收税、筹粮、借粮、收公粮等渠道解决军需给养,增加部队收入,满足部队和周边民众部分需要,确保部队后勤供给,为提高人民武装的战斗力奠定物资基础。

当时,除了通过攻打国民党粮仓、缴获敌人军火、筹粮、借粮等保障部队给养外,部队还创建了税站,通过收取税款来解决部队的军需给养。

1945年7月,根据挺进到广宁县的珠江纵队政委梁嘉和副司令谢斌的指示,军需处主任欧伟明首先在绥江下游的罗汶、带洞一带创建税站。欧伟明带领麦华、蔡超等10多名西挺大队战士抵达罗汶后,在当地活动的人民武装和党员的支持下成立了河西税站,并在石基口设税站分站。1947年,部队领导为扩大税收范围,又指派关德在绥江东岸石涧塘仔角设置石涧税站(即河东税站),在黄田设分站。1949年春,绥贺支队第二团在德庆县马圩河口建立西江税站,征收西江来往商船的税款,绥贺支队封川特排队则在贺江设立贺江流动税站,保护过往船只交通安全,征收交通税。

这些税站均由欧伟明所在的军需处负责管理,配有专门的税收员,主要任务是护航、收税和负责部队弹药、药品、衣物等军需保障。欧伟明约法三章,制订税收管理制

度,严格掌握税收政策,责成军需处印制“广东西江人民抗日义勇队税站税单”和“广东西江人民义勇队税站税单”,上有税站和负责人的印章。一般货物和竹、杉排的税率是5%,比国民党政府的税率低三分之一。

与此同时,欧伟明还组建了流动队,除了保护税站、维持地方治安、防止土匪在控制地区内抢劫商旅外,还对来往船只和放排工人宣传部队的税收政策,说明部队收的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至1947年,流动队发展为100多人的战斗中队,被命名为飞鹰队,后来成为正风团的主力队。西江税站由西江护航大队负责维持水上交通秩序。在飞鹰队和西江护航大队等的保护和配合下,十几个税站在西江和绥江两岸保护往来商船和商民的安全,保障革命队伍的武装和物资供给。据不完全统计,1947年9月至11月,绥江两岸的税站收到国民党法币6.5亿元。西江税站组建一年,就收到港币3.85万元。除了支付税站和军需处各种开支外,其余税款上交边区人民武装司令部,用来购买枪支、弹药、布匹、棉毡、西药等军用物资。

税站还兼负交通往来、情报传递、改造土匪等任务。1947年至1948年,在税站交通员的护送下,一批批进步青年从香港、广州来到广宁游击区参加革命。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对粤桂湘边区工委的指示,以及边区工委向分局的报告,大部分也通过税站的交通员传递。时有5股土匪近百人在绥江下游活动,欧伟明决定用“收编”的办法改造土匪,帮助成立“堂口”。欧伟明临危不惧,带了两名战士深入西林的曾大华(“群英堂”头目)土匪窝住了一个晚上。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曾大华答应不再在税站管辖区内抢劫,听从革命部队指挥,服从部队命令,配合税站开展除奸、收集情报等任务,协助税站检查逃税的船、竹杉排等。

扶罗口伏击战,

导致敌保安司令和县长丢官

1948年3月,广东和广西两省国民党政府联合成立“粤西桂东联剿指挥部”,部署对粤桂湘边区游击根据地的“清剿”。同年7月中旬,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宋子文应广宁县党部书记长陈嗣运、县长冯肇光的请求,下拨一批枪支弹药,打算用船从广州运回广宁,以增强“清剿”力量。该情报被在绥江下游活动的粤桂湘边区人民解放军绥贺支队第一团截获。时任边区人民解放军军需处主任兼绥贺支队第一团副团长的欧伟明第一时间向正在当地检查指导工作的粤桂湘边区人民解放军副政委钱兴、绥贺支队副政委欧新作了汇报,3人协商后认为这是打击敌人、夺取军火、补充装备的好机会。就此进行周详部署,决定由欧伟明任伏击战的指挥员。经过实地勘察,选派绥贺支队第一团部分力量、绥江河东和河西民兵共300余人参与伏击战,并选择在排沙河与绥江河交汇处的扶罗口伏击敌人的军火船。参战队伍在扶罗口的山岗和丛林间埋伏了3天3夜,终于在7月20日下午打响伏击战。欧伟明一声令下,突击组首先拉响了地雷,把在陆路上护航的敌人炸得死的死、逃的逃,阵脚大乱。与此同时,负责解决军火船上敌人的飞鹰队集中火力向敌船扫射。经过几小时的激战,除了伤死的外,其余100多人仓皇逃窜。这一仗,两艘运载武器弹药的船被缴获,毙、伤敌人各12人,俘敌5人,缴获机枪2挺、长短枪131支、子弹1万余发,另有重要文件一批,解放军只有1人负伤。

扶罗口伏击战是广东人民武装斗争史上伏击最成功的战例之一。此战的胜利,打败了敌人的“清剿”部署。随后,敌人从“进剿”转为“驻剿”,人民武装由分散隐蔽转向主动出击。8月初,国民党广东省第三区专员兼保安司令陈文和广宁县长冯肇光因“剿共不力”分别被撤职。

夜袭北楼岗,为广宁解放奠定基础

1949年,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决战阶段,中共粤桂湘边工委根据中共中央香港分局“依靠现有力量,逐步有计划去不断歼灭敌人,发展广泛的农村基础,整训部队,建立主力,创造根据地,以准备迎接南下大军,求得彻底全面解放”的指示,作出《加紧准备迎接南下大军,争取全面彻底胜利》决议,提出“建立和扩大主力、有计划逐步歼灭敌人,组织群众,加强对敌军的分化瓦解,坚持老区、发展新区、重视向平原发展,改善领导”的方略。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同年7月23日成立)主力部队虽然控制了广宁县的大部分区域,但是国民党广宁县县长古绍辙仍抱有幻想,还是犹豫不决。为敦促古绍辙弃暗投明,减少武力解放县城带来的损失,双方多次谈判仍未达成协议。为彻底消除古绍辙的顾虑,促成其早日投诚,绥贺支队第一团团长兼政委陈瑞琮、副团长欧伟明主动向纵队领导提建议:对北楼岗据点进行一次强有力的军事行动。

经过几天的详细摸排,绥贺支队一团派出的侦查组打探到有关北楼岗的情况:该岗位于广宁县城南街,驻守有国民党广宁县保安营的一个机枪连。岗上建有炮楼,有三丈高的围墙环绕,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据此,作战总指挥欧伟明等领导研究决定采取夜袭战,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命令各中队选派年青战士组成3个突击小组突袭敌营房,主力队在北楼岗对面的牛角坳埋伏,负责掩护突击小组。

同年8月17日晚,在副团长欧伟明的指挥下,绥贺支队一团主力队和突击小组从驻地排沙出发,按计划抵达各自的埋伏点。凌晨1时战斗打响。在事前安排好的内应人员协助下,陈英、冯彪、关德所率的突击小组顺利进入敌营房。1个多小时后,全歼守敌“王牌”主力—―广宁县保安营机枪连,还乘机俘虏了驻防在县城西门城楼的一个排之敌。

这场夜袭战,一枪不发,俘虏敌连长以下官兵100多人,缴获迫击炮1门,重机枪3挺,轻机枪两挺,长短枪70多支,子弹7000多发,军用物资一批,绥贺支队无一伤亡。此战是粤桂湘边纵队近800次大小战斗中最漂亮的一次袭击战。这场袭击战,削弱了广宁县城守敌的大部分力量,给古绍辙部队以重创,迫使他在犹豫了大半年后,丢掉幻想,于8月25日率保安营第一、四、五连和行政人员共300余名举行起义,投奔五指山区游击根据地,为粤桂湘边纵队于9月3日解放广宁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9年10月,南下人民解放军主力发起解放广东的战役,欧伟明和他的战友们积极配合南下人民解放军作战,解放了西江地区全境,取得了西江革命斗争的胜利。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西江报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