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高新区:产城人融合发展【由园转城】提升城市品质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是一个地区转型演进的主要方向,是肇庆高新区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一座因工业而崛起的城市,肇庆高新区近年来积极对标大湾区核心城市和先进园区,持续探索“产城融合”发展路径,高标准完善城市规划体系,持续优化提升园区与城区医疗卫生、交通、居住、文娱、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资源共享,突出打造“由园转城”提升城市品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工业科技新城正加速崛起。

1月1日上午,肇庆高新区首座下穿隧道工程——创新大街升级改造项目正式建成通车。

大旺中学。

肇庆高新区实验小学。

大旺大南山森林公园。

肇庆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内的“市民之家”,为办事群众提供贴心服务。

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是一个地区转型演进的主要方向,是肇庆高新区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一座因工业而崛起的城市,肇庆高新区近年来积极对标大湾区核心城市和先进园区,持续探索“产城融合”发展路径,高标准完善城市规划体系,持续优化提升园区与城区医疗卫生、交通、居住、文娱、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资源共享,突出打造“由园转城”提升城市品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工业科技新城正加速崛起。

西江日报记者 陆志锋

特约记者 方斌 通讯员 赖小琴

图/通讯员 王振宇

塑造“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智车新城

高水平的产业平台,是吸聚产业的梧桐树、引力场,是培育壮大产业的黑土地、加速器。而肇庆大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城建设作为肇庆高新区“双核一城”建设中的重要一项,该区提出,要借助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契机,继续坚持五线同时推进,加快形成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齐头并进的产业生态。要在要素保障上实现突破,做好土地回(征)收、清表和七通一平工作,尽快落实用地指标,全年争取新增1000亩可供熟地。同时争取产业城纳入国家、省、市重点规划笼子,获得国家省市专项支持。

同时,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突破,实施挂图作战,加快新能源科技社区、小鹏汽车员工村、小鹏汽车周边市政道路等18 个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投资8.4亿元。要在产业项目招商落地上实现突破,继续强化与小鹏汽车、瑞庆时代的协同招商,推进铭利达、捷翼、中鼎等优质项目尽快落地,做实小鹏智能汽车配套零部件产业园,力争年内新增10个项目落地建成投产。

在智车新城形象生成方面,肇庆高新区将坚持做“精”产城品质,大力推动无人驾驶示范道路、小鹏汽车文化公园、“三湖一溪水”、新能源科技社区配套学校等建设,塑造“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的智车新城形象。

目前,该区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城总体布局,充分发挥小鹏汽车、瑞庆时代“链主”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向上下游延伸,形成“北部研发居住,南部生产智造”的总体产业布局,创新共享协作园模式,提升工业用地开发强度,保障龙头企业拓展空间,支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规模做大做强,预留第三龙头引进和产业链升级空间,做好远期战略发展支撑,推动“三片区”差异化发展,积极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城发展各类配套设施,持续拓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城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该区积极促进城市多业态繁荣发展,抓住防疫措施优化后的消费释放,加快大旺广场等中心商圈升级改造,增强市场消费活力,加快推进大宗商品贸易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等建设。

打造“一城两江三山六湖九公园”提升城市品质

肇庆高新区作为肇庆工业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随着近年来产业集群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各类企业和产业工人不断涌入,带来各种生活需求,这也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肇庆高新区立足新发展阶段,树立新发展理念,持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打造“一城两江三山六湖九公园”,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该区在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城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北江、绥江“两江”空间环境品质,优化两江岸线风貌,进一步提升沿岸生态环境,着力提升空间景观品质,以北江、绥江岸边为载体,融入沿岸特色水文化元素,修建自行车绿道、健身步道及休闲健身设施,实现两江沿线整体风貌提质升档。着力打造跨江亮点,丰富大旺大桥景观层次和色彩,对大桥的桥型风格、桥体色彩、桥头标牌等进行亮化美化,提高大旺大桥夜景效果。

积极构建将军山、大南山、天径山“三山”生态惠民体系,因地制宜补植优良景观树等,持续提高“三山”绿植覆盖率;挖掘步道沿线视野开阔、风景优美的能观江、观山、观城的节点资源,建设“三山”慢行步道;挖掘“三山”特色历史底蕴,丰富步道沿线自然观赏、生态科普、休闲健身等功能,提升“三山”的开发潜力和价值。在此基础上,该区将进一步优化龙湖片区生态环境,加快推进麒麟湖景观工程建设,提升大旺公园湖整体景观效果,合理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城内部湖,打造龙湖、白沙调洪湖、东调洪湖、麒麟湖、大旺公园湖、新能源汽车产业城内部湖“六湖”美丽水网。

与此同时,该区将继续优化将军山体育公园各类运动健身场所,提升体育服务质量水平,建设将军山体育公园儿童活动区,丰富公园景区功能,合理规划露营、车尾箱集市区域,完善各类体育训练配套设施,打造集竞赛、训练、娱乐,休憩和文旅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体育公园;通过连通公园间登山步道,推进大旺公园与天成塔公园联动发展,对大旺公园广场、水上舞台、湖中岛、主园路、拱桥、曲桥、绿化等进行微改造,加快天成塔公园建设,完善公园绿化和照明设施,打造天成广场、糖厂文化广场等景观节点;充分发挥大南山森林公园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完善山上游览步道系统,拓宽游览范围以及森林娱乐区,提升大南山公园知名度和吸引力;结合龙湖片区水生态改造,开展湿地修复工程,打造龙湖湿地公园,保护动植物栖息地;持续补充完善麒麟湖配套功能,打造麒麟湖片区绿色生态休闲场所;围绕龙王庙周边森林资源、周边山塘、水库资源,建设龙王庙森林公园;将北江公园和堤上步道结合,打造堤路一体的滨江风光带,重塑北江风光景观,提升现状步行体现和美化步行景观,全力塑造“九大公园”形态格局。

优化交通布局提升公共服务能级

近年来,肇庆高新区持续优化道路交通环境,助力提高周边居民生活质量和出行效率,加速城市产业化的转型升级,一批重大城市建设项目也在近期投用,将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感。

今年1月1日,历经近2年施工,肇庆高新区首座下穿隧道工程——创新大街升级改造项目正式通车。据介绍,肇庆高新区创新大街全长约5.5公里,为城市主干路,双向六车道,贯穿于整个园区东西两侧,是肇庆高新区对外快速干线“三横两纵”中的一横,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优化园区交通网络布局,改善园区招商引资环境,还将有效实现肇庆高新区与四会、三水的跨区路网衔接,为肇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夯实交通基础。

紧接着,在1月20日,大旺大道快速化立体交通升级改造工程(文德七街至创新大街)正式通车。该道路起于大旺大桥,终于将军山体育公园,全长约7.574公里,按照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沿线布设了5处互通立交和1处半下沉隧道,分别为迎宾大道跨线桥、文德七街跨线桥、广佛肇出口大桥、中心区1号大桥、中心区2号大桥、麒麟湖隧道。该道路通车后,将从根本上优化大旺大桥、文德七街、广佛肇出口等重要道路周边的交通环境,对进一步完善肇庆高新区的城市路网结构体系,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级,推进广佛肇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中心服务区路网及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也在扎实推进。目前,政德街改造工程(大旺大道至北江大道段)、环湖路(湖畔六路至麒麟四街)等六条道路已完成建设工作,湖畔十路(原经二十一路)、纬十五街(麒麟五街)河涌工程、麒麟湖周边环境整治工程等即将完成建设。

抓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

在狠抓城市经济建设、环境品质提升的同时,肇庆高新区持续加大系列民生工程的建设,不断切实提高民生温度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去年实施了2022年度100件民生实事,已完成民生支出9.8亿元。

大南山森林公园、麒麟湖公园、应急备用水源、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容提质等一批工程顺利完工。其中,在去年10月1日开放园区使用的麒麟湖公园,为园区居民提供了休闲、健身、娱乐的活动场所之余,还将该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景观升级深度融合,获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如今已成为群众重要的活动场所。

针对群众高度关注的教育、医疗,肇庆高新区持续增加优质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去年8月底,肇庆高新区育才学校首期工程在新学期正式投入使用。与此同时,扩建的育慧学校二期工程也正式投用,主要加建教学楼和教师宿舍楼各2层,装修体育馆等及添置一批设施设备,新增优质学位超2000个。公立医院设立工作也取得实质性进展,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新址)已建成投入使用。而且,马头营村、蒋家村美丽乡村建设君已完成,龙湖石井尾古树公园建成开放,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生活品质。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未来,肇庆高新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小切口大变化”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大力度抓好民生实事,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

继投用总投资6596.12万元、总面积达到7000平方米的肇庆地区最大、信息化程度最高的肇庆高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后,该区将持续加快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做好药物、检测试剂等储备供应,加快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确保肇庆高新区中心人民医院于今年上半年实现开工。

基础教育“扩容提质”两个工程也将扎实推进,今年,该区将加快推动育才学校二期等学校工程建设,实现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800个、宿位1200个,开办更多公办幼儿园。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将突出抓好“一老一小”保障,加快长者饭堂、月子中心等服务设施建设,补齐养老、托育短板,同时,强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关爱帮扶,推动“双百”社工服务提质增效。

迈上新征程,站上新起点,肇庆高新区将继续聚焦人民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反映最集中、最突出的城市问题,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加快建设有高度、有热度、有温度的粤港澳大湾区工业科技新城。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如本网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涂先生(电话:0758—2722284)
详细请浏览:http://www.xjrb.com/about/copyright.shtml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西江报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