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司法为民守正义 服务大局勇担当 肇庆法院奋力书写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法院答卷”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过去的2022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肇庆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奋力书写全力服务保障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法院答卷”。

鼎湖法院启动行政争议化解联动机制,黄登魁(右一)
和审判团队实质性化解纠纷,群众送来锦旗。

鼎湖法院启动行政争议化解联动机制,黄登魁(右一) 和审判团队实质性化解纠纷,群众送来锦旗。

肇庆中院法官与在肇发展创业港澳青年交流座谈。

肇庆中院法官与在肇发展创业港澳青年交流座谈。

高要金利投资者司法服务中心由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干警
及律师组成团队提供“一站式”服务。

高要金利投资者司法服务中心由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干警 及律师组成团队提供“一站式”服务。

肇庆中院法官到企业园区实地考察取证。

肇庆中院法官到企业园区实地考察取证。

在百名法官进百企活动中,端州法院法官到企业实地考察、普法。

在百名法官进百企活动中,端州法院法官到企业实地考察、普法。

法院、工商联与企业代表开展“法企面对面”服务企业复工
复产座谈会。 西江日报记者 刘畅 摄

法院、工商联与企业代表开展“法企面对面”服务企业复工 复产座谈会。 西江日报记者 刘畅 摄

《关于构建贺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协作机制的意见》会签仪式暨第一
次联席会议召开。 西江日报记者 刘畅 摄

《关于构建贺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协作机制的意见》会签仪式暨第一 次联席会议召开。 西江日报记者 刘畅 摄

封开县大洲镇龙皇岛码头,参与“携手惩治非法捕捞犯罪,共促贺江流域生态
保护‘增殖放流’”活动,见证非法捕捞人员以“增殖放流”方式履行生态修复责
任。

封开县大洲镇龙皇岛码头,参与“携手惩治非法捕捞犯罪,共促贺江流域生态 保护‘增殖放流’”活动,见证非法捕捞人员以“增殖放流”方式履行生态修复责 任。

德叔调解一宗家事纠纷案件。

德叔调解一宗家事纠纷案件。

送法进社区。

送法进社区。

端州法院采用“诉前鉴定+诉前调解”模式,成功
在诉前化解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端州法院采用“诉前鉴定+诉前调解”模式,成功 在诉前化解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四会市金融纠纷一站式化解中心通过“线上巡回庭审+诉
中邀请调解”的方式,高效快捷审理调解一起金融借款合同
纠纷案件。

四会市金融纠纷一站式化解中心通过“线上巡回庭审+诉 中邀请调解”的方式,高效快捷审理调解一起金融借款合同 纠纷案件。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过去的2022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肇庆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奋力书写全力服务保障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法院答卷”。

据统计,全市法院去年新收案件65924件,同比下降1.12%,办结66327件,同比上升4.1%,存案同比下降5.38%,法官人均结案288.38件,同比上升9.08%,“两升三降”工作目标全部实现。文/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李锦滨 冼颖 照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忠诚履职惩治犯罪

2022年,全市法院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审结各类刑事案件2366件,判处罪犯2769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审结涉黑恶案件14件63人,判处涉案财产6486.4万元,依法重判在四会、高新区为非作恶、欺行霸市的黄某等20人黑社会组织,严惩罗某、张某等“村霸”“路霸”,极大地保护了人民生活的安全、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依法审结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233件,盗窃、敲诈勒索等侵犯财产类犯罪案件297件,黄赌毒犯罪案件273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端州法院获评“平安广东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2022年7月27日,中央媒体《法治日报》分别以《6人组“相亲团队”骗取养老钱》《“看面相知灾祸?”“作法消灾”时老人现金被调包》为题报道肇庆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典型案例,通过对案例进行形象化、生动化的宣传,深刻揭露养老诈骗的套路手法,守好老年人的“钱袋子”,展示肇庆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成果成效。

据悉,去年以来,全市法院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审结养老诈骗刑事案件7件11人,对被告人梁某等6人以相亲名义诈骗老年人案,谢某、邓某利用封建迷信手段实施诈骗案,吴某以虚构投资项目骗取27人1600多万元的集资诈骗案依法予以严惩。

司法护航暖企安商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一座城市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法治的支撑。近年来,全市法院紧紧围绕招商引资、产业落地等核心任务,不断优化司法服务,助推营商环境法治化。

2022年,肇庆中院出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司法服务保障水平的十项措施》,在党委领导下妥善化解涉企矛盾纠纷,护航产业招商落地,保障企业增资扩产。

一年来,9个投资者司法服务中心在两级法院挂牌成立,8个投资者司法服务工作站相继在各县(市、区)产业园区设立。其中,高要法院与区检察院、司法局联合设立金利投资者司法服务中心,为金利镇打造为千亿级制造业大镇保驾护航。

同时,两级法院开通涉企案件快立、快审、快执“绿色通道”,公正高效办理涉企案件24051件。贯彻善意文明司法理念,实行涉企执行案件“一案一评估”机制,综合运用分期履行、债权入股、预留经营资金等“柔性”方式执结涉企案件7883件,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此外,为从源头上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用人用工等法律问题,肇庆法院开展“百名法官进百企”集中走访活动,覆盖企业近300家,举办大型法律讲座100余场,并制作《企业用工“避雷”手册》。

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与新阶层人士联合会等举办“港澳人士在肇创业发展法律咨询”座谈会,全力支持、帮助港澳企业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围绕我市全方位参与“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肇庆中院不断完善涉外、知识产权、破产案件审判机制,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案件314件,审结知识产权案件534件,审结强制清算、破产类案件73件,推动建立府院联动协调机制,制定预重整、“执转破”、强制清算等工作指引。市法院审理的赵某婷诉周某娣确认合同无效纠纷案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纠纷典型案例。端州法院办结全市首宗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案,判决侵权人支付一倍的惩罚性赔偿金,有力震慑恶意侵权行为。妥善办结小湘水泥厂破产案,成功盘活闲置20年的117.75亩土地。

司法为民高效解纷

“不用打官司就能解决纠纷,还这么高效,真是太好了!”在金利投资者司法服务中心,某环保公司与某生产公司的负责人握手言和,更是对法院的高效解纷连连称赞。

2022年11月,因某生产公司长期拖欠某环保公司14多万元的污水处理承包款,双方引发纠纷。为追回欠款,某环保公司负责人走进了金利投资者司法服务中心,希望通过司法途径解纷排难。

在司法服务中心,两家公司负责人在赵法官与调解员的指引和释法答疑下,坐下来心平气和地沟通,环保公司了解了生产公司的经营难处,遂同意给某生产公司一定的缓冲时间返还欠款。双方重新构建信任,互相理解,并达成了分期返还欠款的和解协议。这宗原本可能要几个月才能解决的纠纷,仅用2天就得到了妥善解决。这是肇庆法院深化诉源治理,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的工作缩影。近年来,肇庆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各基层法院、人民法庭主动对接乡镇、街道和基层调解组织,及时调处化解基层矛盾风险,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从化讼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

去年,全市法院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在金融、家事、劳动争议、涉企纠纷等领域与银监、妇联、工会、工信局、工商联等部门或团体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吸纳143家调解组织、396名调解员入驻线上调解平台,通过多元解纷方式诉前化解纠纷21853,同比上升10%。同时,市法院在对口帮扶乡村振兴的广宁县北市镇设立“司法惠民中心”、端州法院“1个中心+N个诉讼服务站”、高要法院“无讼村居创建”、四会法院“多发性纠纷‘法院+’多元一体调处中心”、怀集法院“法官(法官助理)调解工作室”等创新机制取得突出成效,全市5个基层法院新收案件数实现下降。

除此,两级法院还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组建“法在身边”青年法官普法志愿团,开展法律“六进”普法活动108场次,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助推法治社会建设。

司法守护绿水青山

肇庆,国家级旅游城市,珠江水系的主流——西江从这里横贯,森林覆盖率超过70%。近年来,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宜业宜居宜乐宜游已经成为城市的新名片。

如何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筑牢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生态屏障?肇庆两级法院立足纠纷多元化解、环境资源审判、破产审判等工作,着力服务绿色经济、保障生态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这起案件对被告人来说是一个沉痛的教训,对我们而言是一堂鲜活的普法课!”庭审结束,接受了法官的现场释法答疑后,一名镇街干部由衷地感叹道。2022年11月1日,封开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涉生态环境资源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并邀请江口街道、杏花镇、河儿口镇镇街干部30余人参与旁听庭审。一次好的以案释法,就是一堂全民共享的法治公开课。庭审结束后,法官对旁听干部进行释法说理,就镇街干部提出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为助力“绿美肇庆”生态建设,肇庆法院实施环境资源案件“三合一”审理机制,审结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案件74件,民事案件111、行政案件323件。为贯彻恢复性司法理念,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中对非法捕捞水产品、破坏森林的被告人判决民事赔偿32.5万元、放流鱼苗20000尾,补植林木7.86亩,实现刑事制裁、民事赔偿和生态修复的有机统一。封开法院分别在龙皇岛码头、六角林场设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生态司法修复与法治教育基地,德庆法院与检察、公安、林业等单位共建绿色生态司法保护联动机制,积极探索生态修复司法模式。

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市法院与云浮中院,封开法院与广西苍梧法院、八步法院分别建立西江流域、贺江流域环境资源保护协作机制,强化以流域为单位的环境资源跨省、市一体化司法保护。四会法院和广宁法院分别在奇石河、竹海大观园等重点景区设立旅游巡回办案点,为擦亮我市文旅名城招牌提供司法服务保障。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肇庆法院将继续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亦将矢志不渝、笃行不怠,奋力谱写肇庆法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如本网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涂先生(电话:0758—2722284)
详细请浏览:http://www.xjrb.com/about/copyright.shtml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西江报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