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举行各界别委员代表座谈会
汇界别之声 聚协商之力
西江日报记者 苏燕君 吴映霖
“我们应当坚持制造业当家,以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实现肇庆现代化建设新跨越。”“就高水平推进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谈谈我的想法和建议。”“我也谈谈自己对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想法……”“我认为,我市可进一步完善便民医疗服务体系,让群众就医更便利……”
2月1日,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各界别委员代表座谈会在市委小礼堂召开。会场内,氛围热烈,话筒在市政协各界别委员代表之间传递,委员们热情高涨,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企业所盼、民心所向,以犀利分析精准切中问题不足,并提出了一条条“干货”满满的意见建议,情真意切为肇庆社会经济发展献上“金点子”。
聚焦高质量发展
做厚做实制造业“家当”
制造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新年开工首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冲锋号。肇庆趁热打铁推出了2023年经济建设“十项行动”,当中提及的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招商引资等内容,成为了此次座谈会上委员发言中的“高频词”。
近年来,肇庆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大力推进园区建设和产业招商,培育了一批根基扎实、发展良好的本土企业,成为了推动肇庆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市政协常委、广东高登铝业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李婧率先“开唛”表示,要实现本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实体经济根基,肇庆应强化产业规划指引,制定本土制造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到“内外”“新旧”企业同谋划、同部署、同扶持,加速形成集群效应和辐射倍增效应。同时,推动本土制造链主企业构建“链主企业+配套”集群生态,有效引导本土企业主动“招龙引凤”,助力本地招商引资。
“链主企业少、产业链不够完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弱,这些都是制约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市政协委员、鼎湖区政协副主席梁玉茹接着说。她认为,要推进肇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当高质量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把主导产业作为招商引资主攻方向,完善“链主招商”“政企联合招商”机制,推动现有链主企业链条式招商、集聚式落地。另一方面,也要丰富和完善主导产业大数据招商平台应用,实现产业链数字化招商模式,明确重点招商产业环节及细分领域,并积极引导优质企业实施增资扩产。
市政协委员、四会市代建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黄锦诚建议,肇庆应以“顶层设计”的高度,高标准、高起点,进一步完善大型产业集聚区整体规划、产业规划,高起点推进园区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同时,落实好肇庆提出的“筑巢行动”,加快大型产业集聚区“万亩千亿”大平台建设,在产业布局、园区定位、项目招引方面对全市工业园区统一规划、统筹布局,重点构建“主导+特色”产业体系,集中优势资源全速推进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
抓紧抓牢湾区机遇
助力肇庆新发展
肇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员,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座谈会上,市政协委员、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新对肇庆“融湾”感触颇深。他说,机遇当前,肇庆一方面应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主动对接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参与“轨道上的大湾区”“湾区通”工程等建设,主动融入大湾区产业链创新链。同时,可进一步加强招商工作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范围,积极赴深圳、广州、佛山等城市开展定向招商工作,全方位挖掘大湾区优质项目资源,为肇庆更好地融入大湾区建设夯实基础。
“澳门中医药产业发展优势明显,肇庆则具有传统中药材种源丰富、地道南药资源突出等优势。”市政协委员、粤港澳大湾区法律交流促进会会长许冰认为,肇澳合作空间巨大、协同发展前景广阔。因此,肇庆可进行中医药产业规划,创新政策先行,从产业分工的维度充分与澳门有关部门对接,找准合作领域和抓手,促进与产业相关的要素在肇澳之间高效流动。同时,可健全机制规则,打造合作平台,建立肇澳两地政府主管部门协商机制,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共享,加强中医药科研创新合作,强化肇澳中医药人才培养、诊疗合作。
农文旅深度融合
助肇庆旅游发展放异彩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开发更多精品旅游路线,推进大湾区文化圈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当前,肇庆旅游市场正强势复苏,如何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推动肇庆旅游发展大放异彩,备受委员们的关注。
“‘农文旅’融合对肇庆发展旅游业,推进乡村振兴、富县强镇兴村都具有重要意义,且肇庆已形成了以‘粤美乡村’建设为抓手的乡村旅游发展局面。”市政协委员、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谢石生建议,建立“外脑智库”作为参谋,培养一支懂文、能农、会旅的从业队伍。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将更多的静态自然、人文景观转化成动态的信息流和超文本,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全方位立体化传播,不断延伸“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产业链,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全社交平台营销和精准营销。
特色民宿也是“留住”游客的关键。市政协委员、肇庆市枫叶红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俞菲介绍,肇庆全市有360家民宿,大部分民宿节假日入住率达90%以上,高于其他类型宾馆酒店,非节假日平均入住率也有近40%。她建议,围绕鼎湖山“夜经济”特色风情街、石牌里民俗(民宿)文创街区等特色旅游项目,积极开发夜间游览观赏项目,努力构建夜间消费空间,大力发展“夜经济”,从而进一步促进旅客留肇过夜,带动旅游消费。
市政协委员、程良端砚工艺行负责人程振良从提升“中国砚都”影响力出发,建议端州、高要、鼎湖三区联动发展,以端砚文化、端砚雕刻等为主线,以西江三峡沿岸景观栈道古迹、生态、美食为配套,开发“西江三峡游”,将端砚文化、非遗文旅、生态康养、研学教育、郊野运动等融合起来,打造全新的精品路线。
聚焦社会事业振兴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资源够不够、优不优也牵动着百姓的心。
“教育和医疗服务是衡量每个城市软实力的两大要素,信息化管理水平更是衡量医疗体系动能和高水平医院建设的重要依据。”市政协委员、肇庆市康力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沁建议,要创新医疗服务模式,继续在加强和完善便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上多下功夫。加快完善全市统一的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管理平台,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市统一的市县乡三级远程会诊网络体系,并加大我市智慧医疗建设的投入,加快各医院内信息集成平台和临床运营数据中心建设,实现诊疗过程自动化,诊疗记录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