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通讯员 陆莉诗
“阳过”并不代表真正“阳康”。新冠病毒感染对心肺功能,骨骼肌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最为显著,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障碍和运动受限。日前,记者从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康复中心获悉,该中心推出全方位的新冠病毒感染后心肺功能评估和心脏康复指导服务,使患者尽快回归到日常生活与工作中。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随着新冠病毒第五代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在全国各地的第一波感染高峰的陆续渡过,“阳康”后人群数量不断增加。初步估计,一些地区至少60-80%的人群处在“阳康”后状态。
“阳康”之后乏力、易疲劳、干咳、呼吸急促、心悸、胸痛、肌肉痛、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食欲减退、大便稀溏、失眠、味觉减退等症状仍然困扰着不少人,这种新冠感染后带来的一系列症状群,国外称为“长新冠”。在此背景下,如何安全从“阳过”转为“阳康”则显得尤为关键。
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康复中心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博士修俭认为,科学的评估和训练能使许多新冠病毒感染转阴后的患者的“长新冠”症状得到改善,缩短“长新冠”时间,减少心肌损伤风险和猝死的发生。“为此,我们结合中心设备基础,开设运动心肺功能检查、精神及心脏血管健康检测、体外反搏治疗、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有氧运动评估及指导等服务项目。
修俭介绍,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除心肺功能受到影响外,还普遍存在骨骼肌系统摄氧能力的明显下降,而运动心肺功能检查可全面反映人体休息及活动状态下心肺功能、骨骼肌摄氧能力等方面情况,是国际公认的评估心肺功能的“金标准”。根据其测定的“无氧阈”来制定运动处方,是目前最为安全精确的方法。“运动心肺功能检查有助于对‘长新冠’患者多种症状,尤其是胸闷、气短、乏力等常见症状进行鉴别诊断,并完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阳康”后运动要循序渐进。开始运动强度不宜过高,幅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太长,速度不宜过快。综合之下,垂直律动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以被动运动开始逐渐恢复运动能力。
“我们还会根据患者症状及相关检查评估,指导逐步恢复体力活动。”修俭指出,针对患者骨骼肌摄氧能力下降,新冠病毒感染后以精准的“有氧运动”为主,结合“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帮助患者提高运动耐量,可以科学安全地进行运动,使患者尽快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