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端州区棠岗路修复沙井盖。 受访单位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沙井盖虽小,却关乎群众“脚底的安全”。2022年,肇庆住建部门对164条市政道路、2.3万余处雨污水沙井盖进行“体检”,根据摸排调查情况制定问题井盖分类,分阶段针对性开展整治工作。截止到2022年12月30日,全市已整治各类问题井盖1079座,并进入了动态管理。
1月5日下午,临近下班高峰期,端州一路车流逐渐增多。在肇庆市城区渠网管理中心副主任赵志泳的指引下,记者看到该路段上早已修缮完工的雨、污水沙井盖,井盖周边新铺沥青,路面平整,车辆得以快速平稳驶过。
“随着城市发展,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部分城区沙井盖经过车辆不断碾压后,出现沉陷、破损、异响等情况,不仅影响排水系统正常运作,还存在安全隐患。”赵志泳说。“端州一路作为城区主干道,平时重型车辆多,车流量大,沙井盖的损坏率也随之增大。如该路段上的井盖出现下沉等问题,造成交通安全隐患。”
由于实施主体不同,建设年代不同,建设标准不一,造成井盖质量参差不齐,也是导致路面形象欠佳、行车有异响,甚至噪音扰民等问题。为了给这些沙井盖进行更细致地“体检”,肇庆市住建部门根据道路分级管理模式,先后完成了端州城区星湖大道、端州一路、建设路、西江路等市政道路的雨污水沙井盖摸底排查。
“结合前期排查情况,我们制定问题井盖分类、分阶段整治计划。”赵志泳介绍,在整改维修中,对日常车流量较大的路段,调整或推迟作业时间;对车辆碾压产生噪音扰民的路段,加装胶垫减震降噪;对行驶重型车辆较多、沙井盖下沉变形或破损较为严重的路段,用高性能复合水泥砂浆钢筋网加固地层,并更换井盖。
以观塔路的雨污沙井盖为例,因该处井盖与地面存有落差,且井盖有松动,造成车辆行驶经过产生异响,困扰着周边居民的作息。为此,在此次整改中,渠网管理部门着重对该地段井盖进行维修治响处理,还群众一份安宁。
同时,结合城区雨污水管网建设实际,肇庆对周边居民密集、井体深大、地势低洼且沙井盖存在较高移位风险的路段,统一为井盖安装或更换高强防坠网。
目前城区雨污沙井盖已进入动态管理,渠网管理部门将加强日常巡查,发现损坏的雨、污水井盖,立即安排维修,确保市民“脚下安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