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市荣源龙高级中学开展全方位德育工作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在一个平常的周末,肇庆市荣源龙高级中学的创始人黎广源,脱下笔挺的西装,换上日常普通的衣服,来到学生当中,亲自上阵教他们切肉、炒菜。现场与同学们有说有笑,分享自己的创业心路,毫无架子。对于学生的问题,他有问必答,和蔼可亲。这样的言传身教,让学生们深受触动。

肇庆市荣源龙高级中学的班会课需集体备课、研课,真正落实班会课的德育功能。

肇庆市荣源龙高级中学的班会课需集体备课、研课,真正落实班会课的德育功能。

文/图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在一个平常的周末,肇庆市荣源龙高级中学的创始人黎广源,脱下笔挺的西装,换上日常普通的衣服,来到学生当中,亲自上阵教他们切肉、炒菜。现场与同学们有说有笑,分享自己的创业心路,毫无架子。对于学生的问题,他有问必答,和蔼可亲。这样的言传身教,让学生们深受触动。

这是该校践行“育人为本润物无声”德育理念的一个缩影,以优秀人物的言行,在无形中感染和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向上、向善、向美。每天放学后,校道上的全员德育值班岗,总能看到老师在执勤,学生经过时都会跟老师打招呼,老师如看到有学生追逐则会上前引导,让学生从生活的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文明和善规范的校风。

“我们的德育工作是全方位的,全程、全时、全面育人。”该校学生处副主任吴平告诉记者,学校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爱好等多个维度,贯穿德育工作。学校建立了独特的学生成长导师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导师,学生以师为榜样,导师通过全面了解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在思想引领、心理疏导、学业辅助、生活指导、生涯规划等方面给予帮助。

缪旺辉老师是学生的成长导师,他告诉记者,学校的成长导师制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通过做学生的成长导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化解。同时,能结合学生实际,给予生涯规划指导,让学生更有目标和动力,对未来有更清晰的认识。

无规矩不成方圆。该校把班会课作为德育的“主战场”,班会课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每周一节课,且有专门的教案。针对不同时期的政策、社会热点、学生动态等,经教师集体备课,开展不同主题的系列班会课,落实班会课的德育功能。班会课成为德育大课堂,如开展可持续发展观为主题的班会,学生知道生活中的食物、生活用品如何产生,才能更好地勤俭节约,学生也更容易接受,且思想观念改变了,行动也会随之改变。通过班会课循序渐进地开展,让学生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三观。

此外,实行别具匠心的宿舍管理。学生自己制定宿舍公约,自觉遵守公约。宿舍之间进行星级评比,激励学生做好内务。“宿舍内务是体现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的一面镜子,通过自我约束和管理,宿舍内务成为了学校亮眼的风景,堪比五星级管理,学生的精神面貌也有很大的提升。”该校学生处副主任宋玉锋自豪地说道。

在心理辅导方面,该校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专门开辟设置了一个功能齐全、场地宽敞的心理辅导室,并聘请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学生自入学后,心理辅导室首先会进行全员普测,并建立起学生的个人心理档案。此外,开设专题讲座,设置心语信箱、抱抱你热线等,对特别需要关注的学生,心理辅导老师会跟进处理,学生有心理压力,也可以到心理辅导室咨询,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兴趣爱好方面,该校注重学生个性培养,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眼界,接受优秀的文化,在优秀环境中浸润成长,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开设了36门校本课程,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此外,还创设了多方面、全方位的锻炼和展示平台,如周末影院、文艺晚会、电影沙龙、自助餐、周末聚餐、周末烘焙厨房、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羽毛球活动等。

此外,开展家校联动,家校共育,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甚至邀请优秀的家长走进校园分享故事,拓宽学生的人生视野,让学生以优秀家长为榜样,向优秀者学习。

“德育之功,在于细节,在可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上,学生把日常点滴做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就是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吴平告诉记者,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精气神有了很大的改观,对人生也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和目标,这些都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好人生奠基。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如本网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涂先生(电话:0758—2722284)
详细请浏览:http://www.xjrb.com/about/copyright.shtml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西江报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