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圩镇把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一线作为干部锤炼成长的“赛马场”和主阵地,推动党员亮身份、做表率,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西江日报通讯员 赵德轩 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苏燕君 通讯员 李小双 欧水昌
党建引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之策,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出成果、有特色、攒后劲的活力之源。近年来,德庆县官圩镇紧扣“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大力推进产业红链建设,积极构建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持续激活乡村振兴队伍引擎,奋力创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镇,取得了一定成效。
构建产业红链 激活产业红利
“德庆贡柑应该怎么销售?”“我们要怎么帮助柑农增收?”正值德庆贡柑上市时节,德庆县贡柑产业链党委召开会议,围绕企业、柑农反映的问题进行商讨,努力为广大贡柑企业和柑农排忧解难,实现致富增收。这场与会人员各抒己见、讨论氛围热烈的会议是德庆县以党建赋能乡村产业发展的缩影。
过去一年,德庆县按照“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要建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的发展思路,推动建设“西江党旗红—贡柑产业红链”。该县在官圩镇建立了6个“两新”党组织,持续优化提升东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德庆县柑橘协会、碧桂园农业(德庆)有限公司引领带动效能,以党建引领促各行业党组织联动链接,推动党建力量融入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实现非公党建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双赢共促。在党组织的凝聚下,辖区非公企业实现了抱团发展,在产品质量、供需渠道、人才引进、项目合作等方面均得到了很大提升。
在产业链党委带领下,官圩镇一、二、三产业乘势而上,逐步形成了五大万亩(贡柑、荔枝、花生、水稻、肉桂)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去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8亿多元。德庆贡柑产业是当中的佼佼者。去年以来,官圩镇坚持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推介德庆贡柑,并依托开通“乡村振兴”直播间、开设贡柑销售专摊等有利举措,进一步畅通贡柑产、销渠道,使得德庆贡柑活跃在省内外大型超市及各大批发市场,不仅有效提升了德庆贡柑的市场竞争力,还助力官圩镇周边农户卖出贡柑20万斤,带动贡柑销售达百万元。
镇村联动 共绘基层治理“同心圆”
基层治理,机构分散、权责不明、效能不高是突出问题。为此,官圩镇在德庆县委、县政府指导下,探索建立起党群服务、建设发展、社会事务、依法治理“四大中心”工作平台,坚持把党建工作“带进去”,把治理资源“带起来”,用好县下放的涉农资金统筹、小工程项目审批决定等权限46项,以“五指成拳”之势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官圩镇依法治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托四大中心,官圩镇建立起了联片包村机制,为群众提供“点单+接单”服务,通过“镇领导+驻村干部+村干部+党员群众”四级联动,分析问题、明确分工、研判方案、深入基层,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为进一步规范乡村议事程序,官圩镇还创新“三村”社会治理议事机制,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
五福村在面临乡村治理与建设无人参与窘境时,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建立“三村”社会治理议事会,通过筑牢“本地村”、依靠“外地村”、团结“网上村”的方式聚集民心,汇集民意,引导广大村民共建美好家园。
党员冲锋在前 筑牢乡村振兴之路
时代发展瞬息万变,乡村治理与时俱进,组建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要求的干部队伍迫在眉睫。近年,官圩镇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并率先创建镇街党校(片区中心校)暨乡村振兴实训中心,建设助农直播基地等现场教学点,打造党员群众家门口的“农民夜校”和“一站式服务”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的同时,着力提升基层党员干部能力素养。
另一方面,官圩镇积极构建“镇—村—组”三级党建网格体系,组建三级党建网格247个,挂牌“党员家庭户”255户,设立“党员示范岗”180个,推动各方力量常态化下沉网格,让党员在小网格中发挥大作用,更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飘扬。
以组团结对、走访调研形式开展的“入户访民情,暖心大走访”活动获得了群众的认可与肯定。“我们在开展‘入户访民情,暖心大走访’活动时,很多村民反映村内照明不足,给村民夜间出行、生活带来不便,我们便立即着手为村民排忧解难。”官圩镇仙罗村驻村第一书记冼国雄告诉记者,他与村干部通过实地调研、入户走访的方式,摸清摸透了村内主干道沿线、道路拐弯处、村民集聚区巷道等重点区域存在的盲点,并立即研究规划新增路灯的集中路段和安装点位。在官圩镇政府的帮助下,150盏太阳能路灯很快便被安装在了仙罗村照明度低、村民集中居住点和出行必经路段,惠及群众8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