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儿童公园的科学实验课程,让学生通过游戏认识科学原理。受访单位供图
感悟兰花文化、参与军训拓展、体验生态研学……近日,为丰富肇庆学子研学实践形式,经过遴选和认定,四会雅兰芳兰花文化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广宁军创红色文化旅游研学实践基地、肇庆市奇石河景区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肇庆市儿童公园等4个单位入选第三批肇庆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4个基地结合肇庆学子素质发展需要,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持续开发形式多样、趣味盎然的研学课程,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行走的课堂”。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共建教学农场体验劳动美
1
军训拓展与红色教育双结合
武器装备展览室、军创图书馆、高空拓展区、消防演练场……走进广宁军创红色文化旅游研学实践基地,种类丰富的军训拓展项目让人大开眼界。其中,军事训练拓展+红色文化教育是该基地的一大亮点。从2022年4月营业至今,基地已接纳青少年军事训练、干部员工团建拓展约3000人次。
“在开展各种军事小游戏中,配上相应的军事道具,让青少年在军训活动中锻造坚强意志。同时,通过列队常规训练,让学子们树立团队意识。”该基地负责人莫木成是一名退伍军人。他认为,相较于过去尚未系统化、标准化的军训模式而言,因地取材,开发研学课程是关键。“广宁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十分突出。基地利用红色资源开设国防教育课程。”
不仅如此,记者了解到,该基地精心打造品牌教官团队。教官团队成员主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退役队员、天安门国旗护卫队退役队员、驻香港部队退役士兵、武警部队退役士官等。“他们在基地中发挥所长,教授擒拿术、介绍国产武器装备等,为基地研学教育提供智力支持。”莫木成说道。
2
活用电站资源延伸研学价值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投产至今已运行了近50年,累计发电3.008亿千瓦时的威整电站。”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课程在四会威整镇电站“开课”。四会部分学校的中小学生在研学导师的指引下,对电站历史、水力发电原理等有了清晰认识。这一场活动,是肇庆市奇石河景区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借力周边有效资源,开拓研学实践的举措。
奇石河景区拥有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和特色奇石文化,在开展系列生态自然研学游中,积累实践经验。进一步丰富研学形式成为景区当下发展研学业务的重点工作。
该景区办公室主任张丽莹介绍,景区与威整电站相距较近,且电站历史久,其建设不仅有着军事、政治、经济上的战略意义,还是我市普及水力发电科学知识及成果的重要窗口。她说:“从2021年开始,我们景区在原有的生态研学基础上,拓展了电力科普课程。学生通过学习参观,初步了解水电站的属性和功能,补充科技常识。”
3
割禾、脱壳、碾米……去年10月,四会的小学生来到四会雅兰芳兰花文化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在金灿灿的稻田里体验农活,感受一株水稻长成雪白米粒的过程,在践行劳动教育中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
据了解,位于四会市石狗镇的雅兰芳研学基地,是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四会市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基地以兰花种植以及兰花科普为主题,结合农耕文化和休闲娱乐,让青少年体会花卉种植技巧与乐趣。
除了让学生切身感受种植、丰收的劳动过程,去年12月,该基地还与四会肇广实验学校共建教学农场,进一步充实学校的“第二课堂”。
该基地负责人姚雨志介绍,营地开辟了“农、学、游、乐”四大板块,设有户内户外研学拓展场地,以及种植、手工艺、直播、绘画、园艺等体验活动。他说:“借助基地完善的设施,在与学校共建中,我们围绕农耕文化、君子文化、兰花文化等主题,开展兰花种植、收割水稻等特色研学活动。”
4
兴趣式研学满足个性需求
近年来,肇庆市儿童公园以“自然生态、科普文化、亲子交流、体验参与”为主题,打造具有童趣游乐、文化启迪功能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其中,周末兴趣式研学课程受到不少学生的欢迎,不乏有科学实验课、南狮体验营、极限飞盘运动、轮滑等课程。
“塑料袋火箭、烟雾空气炮、干冰秀、泡泡秀,在我们的科学实验课上,上述精彩的科学实验都能一一操作,满足了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索。”肇庆市儿童公园产业发展部部长许家嘉介绍,在科学实验过程中,老师会通过现场操作实验器具,将一个个科学原理呈现出来。比如邀请学员吹起两米长的塑料袋,测试肺活量的同时,让孩子们懂得伯努利原理。
在许家嘉看来,作为肇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无动力游乐设备主题公园,肇庆市儿童公园在开展研学实践教育中,拥有场地、设施、人员、资源等优势。此外,公园的研学课程还会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相应的课程方案,并配备有专业的老师进行授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