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范天梅
“咚咚咚”敲门声过后,一声“阿伯,您是‘二十混一’阳性采样管中的一人,我们是上门给您二次采样的采样员,多谢配合。”响起。11月25日晚上9点,接到任务后,彭玉霞和“追阳组”组员立即穿戴好防护服,顶着雨,外出上门采样。采样完成后,又马不停蹄将样本送检。当天晚上共采样23管,直到第二天凌晨5点才采样完毕。
彭玉霞是肇庆市中医院护理部的一名护士,也是市中医院“追阳组”的一员,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追阳”是她的主要工作。彭玉霞说,“一旦核酸混采出现异常,我们需要第一时间对异常人员上门采样、送检、推送信息,在最短时间内锁定阳性目标,切断传播链。”
“我的手机始终保持最大音量。”彭玉霞说。据悉,“追阳组”工作的时间和数量不具有确定性,需要他们保持24小时全天候的战备状态,为了早一分钟锁定阳性人员,让周边群众远离风险,组员们分秒必争、信息秒回、电话秒接。
消毒供应中心的黄凤玲介绍,每次任务出动至少需要两人,一个负责采集,一个负责扫码、医疗物资和消毒工作,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感染风险,但这也无法避免与阳性样本零距离接触。
“我们很清楚我们的工作任务极具危险性,但我们不能退缩。”穿着密闭的防护服走街串巷、登梯上楼,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接到命令就马上出发,尽心尽力完成任务。“作为医护人员就要承担起这份责任。”彭玉霞如是说。
“‘谢谢大白阿姨,你们最棒啦!’‘孩子们辛苦啦’......这些话语总是可以暖到心窝子里去。”彭玉霞还说,“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组员觉得再漆黑的夜晚、再高的楼层、再漫长的时间都不算什么。”守望相助在付出与回应的双向互动中,凝聚起了无坚不摧的战“疫”力量。
身披白袍,蒙面遮脸,以一尺棉签为剑,以三寸试管做盾,循“线”追“阳”,他们与时间争先、与病毒赛跑,他们时刻都在追踪、时刻都在战“疫”路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