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讯(记者 岑永龙)11月24日,端州几乎下了一整天的雨,在“11·14”疫情应急转运中心,肇庆交通执法人员陆浚铭“全副武装”,冒雨指挥风险人员扫码、乘车。在这个岗位上,陆浚铭和来自肇庆交通运输等部门的“战友”已经连续工作了近10天,他们携手坚守防疫前线,日夜兼程转运风险人员。
靠前衔接 安全高效转运风险人员
在疫情防控中,转运风险人员是一项危险而艰巨的任务,更是疫情防控的核心任务。自端州本次疫情发生以来,市交通运输局主要领导带队,分管领导和科室干部、业务骨干和市机关事务局科室干部直接进驻前方指挥部、流调溯源中心和应急转运中心靠前指导,有力协调,同时市交通运输局迅速成立后方应急处置指挥部,组织人员值守调度,及时处置应急情况,并做好转运工作人员防护物资的筹备对接工作,确保安全、高效进行风险人员转运。
“每一次转运都是与病毒的短兵相接,与时间的竞速赛跑。”负责应急转运中心统筹调度的市交通运输局四级调研员、安全监督科科长曾宪杰说道。为此,从车辆出发前的调度安排,到与街道、隔离场所的联系对接,以及转运途中的组织管理以及车辆归来消杀监测,每一环节都要严格按规范执行。
由于本轮疫情涉及风险人员人数多、转运工作量大,转运组为了加快转运速度,把转运工作向前延伸。安排人员进驻流调中心,及时掌握需要转运人员居住地、人数等信息和隔离场所的房间供应情况,督促街道加快落实转运人员名单,提高转运效率,这些措施的推行帮助实现了风险人员转运的“日清日结”。
据统计,在转运任务最繁重的时候,每天需要转运的风险人员人数近千人。为此,转运组投入约80台大巴和小车。其中,针对风险人员居住分散、分布广的情况,转运组安排55台转运车辆直接下沉到街道社区,加强“找人-运人”的无缝对接,提升转运效率。
迎难而上 做群众暖心贴心“摆渡人”
穿好防护服和鞋套,戴上医用口罩、手套……当天傍晚时分,肇庆粤运司机罗敏权再次接到转运任务,他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开动车辆出发。这次,他要把风险人员转运至一百多公里外的隔离场所。
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转运人员始终保持待命状态,“见缝插针”地吃饭、补觉成为常态。从白天到黑夜,和罗敏全一起负责驾驶转运车辆的司机还有数十名,他们穿梭在肇庆的大街小巷,忙碌不停。每完成一次转运工作,都必须经过严格彻底的消杀后才能休息、吃饭、上厕所。由于不知道下一次任务什么时候来,也不知道一趟转运需要耗费多少时间。罗敏权透露,在开展转运前,交通执法人员和司机基本都不大量饮水。
将风险人员从不同的居住地接上到应急转运中心,再引导风险人员上车、并间隔就座,最后科学、高效地将他们送往目的地。整个转运过程,除了考验着协调力、组织力,更多时候还需要耐心、细心和暖心的服务。比如转运过程中,有的群众需要上洗手间,转运人员礼貌地引导他们有序上洗手间,有的群众会晕车,转运人员则安排专车把他们送至就近的隔离场所,有的群众忘记身份证号码,转运人员积极联系街道取得他们的身份信息,做好登记录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