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讯(记者 甘婉怡)肩扛30斤大米跑上8楼、及时为老人家送上应急药物、手提猫粮为萌宠送上口粮……11月17日,肇庆移动公司的梁榕坚来到高风险区清太里,担任一名志愿者。第一次穿上防护服的梁榕坚,克服了近视眼镜看不清、体力透支、地址不熟悉等困难,一日奔跑楼梯上百次,及时为居民送上所需物资。
按照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高风险区居民的生活物资配送为一天两配,17日上午10时,志愿者曾广健与梁榕坚来到清太里,开始进行该区域的物资配送工作。在物资临时存放点,他们把居民在线上采购的大米、鸡蛋、油、肉菜等生活物资分拣好后,利用手推车运送到各个楼栋,再把物资手提上楼,配送到居民手上。
据了解,由于该区域多为老旧社区,都是8、9层楼高的步梯楼,购买物资的居民也较多,所以志愿者每一趟配送大概需要2个小时以上。“这些是a栋第二梯8楼的,你先拿上去,注意别走错楼梯了。”下午5时,曾广健把一批物资按楼栋分配好,与同伴分工合作开始往不同的楼梯搬运。“今天早上大家不熟路,试过扛着大米爬到8楼发现走错了又返回重新找路,现在跑多几次有经验了,出发前都要先想好路线,争取以最快速度把物资送到居民手中。”曾广健一边整理手上的物资一边对记者说。
遇到有些大件的物资,曾广健与梁榕坚会结伴同行,便于在上楼梯途中可以搭把手。记者身穿防护服跟随两位志愿者上8楼配送物资,身材高大、身体素质强壮的两位志愿者在身穿全套防护装备的情况下,动作也变得不太灵敏,上楼梯的过程中每隔3、4层要停下来休息一下,大口呼吸维持心率。“我们日常都有保持锻炼,经常打篮球,心肺功能很好,没想到穿上防护服后,体能与以往相差如此巨大,保持基础的呼吸和行动都有难度,再次打心底里佩服医护人员们,他们真的太伟大了。”梁榕坚对记者说。
“阿姨,这是您购买的物资,请查收。”“谢谢靓仔,你们辛苦了。”顺利把物资派送到居民手中,曾广健与梁榕坚便返回物资存放点,继续分拣下一批需要配送的物资。“一天下来听的最多的就是‘谢谢靓仔’,每当身体感到疲惫时,听到居民的一声谢谢,我们马上又充满能量了。”梁榕坚提起一包肉菜,继续跑上楼梯。
接近傍晚6时,天色已开始变暗,由于部分楼层的楼梯灯无法点亮,曾广健与梁榕坚只能摸黑行动,“我们都有300多度的近视,但今天早上发现戴上面罩后,眼镜上会有雾气遮挡视线,不利于行动,于是我们索性把眼镜摘掉,摸索着去走,幸好我们已经上下楼梯过百次,看不清都可以自如地走了。”梁榕坚告诉记者,配送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但是他们都会努力想办法克服,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身负重任,希望借助自己的小力量去帮助有需要的居民,共同度过这段特别的日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