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怀集县投资促进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牢牢把握“双区驱动”“双核联动”重大机遇,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围绕“一园区一基地”两个重大产业发展平台,创新招商方式,强化落地服务,主动对接大湾区中心城市优质产业溢出,有效推进产业招商落地工作。
1-9月,怀集县新引进制造业项目15个,计划投资额合计22.54亿元,其中计划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1个,总投资额10.2亿元;新增年度建设实际投资额34.2亿元,新增开工项目15个、竣工项目14个、投产项目10个。
聚焦主导产业,精准有效发力
今年来,怀集县努力构建全县招商引资“一盘棋”格局,建立党政协同大招商机制,建立项目信息共享、重大在谈项目会商、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各部门利用各自领域的资源优势,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协调解决项目在引进过程中遇到的用地、规划、资金、环保、能耗、政策等方面问题。
同时,怀集县以产业项目精准招商、精准落地的目标,实行产业招商项目动态管理机制,明确每个项目责任人,做到项目从在谈、部门联审、上会、遴选(备案)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为客商在产业政策、税收政策、人才政策、项目准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咨询和帮助,增强企业投资信心,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项目进度,实现项目从对接洽谈到签约落地全流程闭环服务。
创新招商模式,增强外引时效
为保障产业招商服务“不降温”、招商项目“不掉线”,怀集县创新开展“云洽谈”招商模式。怀集县通过“云会议”“云会商”“云服务”等一连串“云招商”服务,变“面对面”为“线连线”“屏对屏”,加大网络招商力度,同时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宣传怀集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引进龙头骨干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怀集县在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上有“大招”。通过加强与入园企业的沟通对接,深入了解其产品及经营情况,认真梳理入园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充分发挥产业链条和产业集聚效应,聚拢更多机械设备制造和金属加工类项目落户怀集,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突破。
“首席服务官”牵头,严把项目审批关
力推产业招商落地工作,怀集县成立“首席服务官制度”,由“首席服务官”牵头职能部门坚持一线工作法,解决产业招商落地关键要素问题,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效能和营商环境为产业招商落地提供坚强保障。
以优质项目推进怀集县招商引资工作。怀集县严格制定项目准入流程,落实相关要求,严把项目审批关,规范项目准入材料,补充完善怀集县招商引资项目准入材料清单等,并结合实际情况,对不符合标准的项目不予准入;同时根据市制造业项目遴选管理办法,建立更加规范严格的项目准入机制,更好地引进优质项目、龙头项目。除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外,怀集县还从落地服务上“下功夫”
“三机制”优化营商环境
怀集县始终树牢“项目为王 企业第一”的理念,把优质的服务作为推动招商引资的重要举措,以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帮助企业落地经营,切实帮助客商答疑解惑。通过建立健全“双容双承诺”“项目预动工”机制、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建立会商研判机制,常态化开展产业项目全流程调度督导,充分梳理“专班”功能发挥专班作用,推动党政企座谈会及联席会议开展,紧紧围绕重大项目、重点问题,逐项解决项目困境与难题,服务好企业,促进项目快落地,快见效。
“三举措”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积极转变观念,把注重项目引进、签约转变为注重项目落地,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三通一平”等问题,全力加快项目推进。二是继续贯彻项目从落地到开工环节全程专人跟踪对接服务工作机制,按照“谁引入,谁负责”原则,落实专人跟踪对接项目,保障服务工作的高效性。三是坚持打好土地整理提升组合拳,完善项目进度和建设台账,深入企业宣介惠企扶企政策,积极与企业沟通对接,确认企业投资意向,增强企业投资信心。
接下来,怀集县将全面贯彻落实省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主动融入肇庆“主导+特色”产业发展格局,集中精力拓平台、强工业、抓项目,并深入推进“招商引资提升年”行动,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努力构建“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企业落地服务,牢牢把稳经济发展方向盘,着力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