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通讯员 胡建良
2020年8月至今年6月,四会市玉城学校的英语老师罗佩霞在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支教岁月。她以热情和责任,用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点燃富川学生那颗为梦想前行的火热之心,坚定其用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
当得知四会开展粤桂协作教育对口帮扶,促进富川教育事业发展的消息时,罗佩霞主动申请,跟随帮扶队伍来到富川瑶族自治县立新小学支教。
富川立新小学是一所新学校,也是当时粤桂扶贫协作重点帮扶项目。立新小学在2020年春季学期正式开办,生源主要来自易地搬迁立新安置点的贫困户、进城务工人员及周边农村等家庭的孩子。
面对这些情况特殊的学生,从教多年的罗佩霞深刻认识到,要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必须向每堂40分钟的英语课“要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巩固课本的知识要点。
自那时起,立新小学厚德楼三楼办公室的灯经常亮到深夜11点,那是罗佩霞在加班备课、做课件。她说:“让学生快乐学英语是我一直以来的教学追求。我结合各个年级的学生特点,在网上收集相对应的教学资源,把一些生动有趣的歌谣、视频融入到自己的课堂上。”
罗佩霞的努力没有白费。不久后,孩子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大增,每次见到她总会问:“MissLuo,我们班今天有英语课吗?您什么时候能来我们班上课?”英语课堂变得有趣,学生学得开心,英语成绩自然提升了。在一次期中测试中,富川当地学区统一试题,立新小学三年级英语的考生平均分大幅提高,接近了县城小学的水平。
除了精心上好每一节课,罗佩霞还很重视对立新小学英语教师的帮扶,为立新小学的全体老师上公开课、示范课,希望通过自己的业务带动,构建行之有效、可供借鉴的课堂模式。
罗佩霞发现,立新小学的年轻教师比较多,如何让这些刚毕业的年轻人尽快熟悉教学,是她经常思考的问题。在四会市玉城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立新”课堂模式正式建立。2020年12月,罗佩霞为立新小学的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普及“立新”课堂模式。“立新”课堂模式的建立,使立新小学的年轻教师在业务上得到快速成长,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更为重要的是,从此,立新小学有了自己的特色课堂教学品牌,大大促进了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支教的近两年来,罗佩霞要求自己在教学业务上精益求精,并发挥带头人作用,不遗余力地做好立新小学教师的“师徒”传帮带工作,课外热心指导青年教师备课、上课,分析教材的重难点,研究教学方法与技巧,不断提高他们理解教材、驾驭课堂的水平。在她的指导下,数名立新小学的年轻教师在学校英语赛课评比中获得奖项。
因出色的帮扶成绩,罗佩霞被富川县授予“援桂工作纪念章”,被富川县教科局评为“优秀协作者”。她说:“只要立新小学还有需要我的地方,我还愿意继续申请留在富川支教,为立新美好的明天和富川振兴的明天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