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发通知要逐一上门或打电话,现在通过楼栋微信群通知一键发送,精准高效。”自从建立了楼栋微信群后,广宁县南街街道五一社区干部的工作效率更高了。
作为一个有着9700多户、26000多人口的社区,五一社区干部人力非常有限。怎样组织动员辖区公职人员、老党员、老劳模、志愿者等多元力量参与到网格管理与服务,提高治理成效,成了广宁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头号工程”。
近年来,广宁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工作机制,在全面建强县、镇、村三级党组织建设基础上,依托广宁创建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工作划分的工作网格和挂钩联系责任单位、社会群体力量,构建了县——镇(街道)——村(社区)——片区——楼栋的五级工作体系,形成“全面覆盖、网格清晰、分级管理、层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网格化工作体系,持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和组织能力,引领各方力量联动共建、多元共治,推动党建工作重心下移、党员力量下沉、服务触角下延,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释放出“小网格”的“大能量”。
“这次防疫信息又快又清晰,我们回来前就知道要怎样报备,去哪做核酸了,非常方便。”居住在护国社区的陈先生说。原来在今年中秋节前,护国社区的楼栋志愿者第一时间把外出注意事项、来(返)宁人员报备、疫情风险等级查询方式等信息推送到楼栋微信群,并通过线上答疑,耐心指导住户做好疫情防护。一抹“网格红”,温暖“百姓心”。楼栋志愿者的贴心服务,织密织牢温暖而有力的疫情防控平安网,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一致认可。
小网格里装着群众万千事。党建引领“小网格”,汇聚治理“大能量”。广宁县“网格+N”县域治理工作机制不仅应用于疫情防控,还逐步应用到文明城市创建、防汛救灾等基层治理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你这房子不行,台风快来了,必须转移,听候安排”。这是宾亨镇罗汶村网格长梁世勤坚定的声音。在今年9月8日强降水到来之前,楼栋志愿者不仅通过微信群、入户对各自负责楼栋的居民进行了防风宣传,还结合“白名单”做好了群众转移工作,当天该镇完成转移18户61人,大大提高了人员转移效率,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悉,目前广宁县已完成楼栋小格划分6975个,配备楼栋志愿者(楼长)1827名,组建居民楼栋微信群1753个。同时,结合“白名单”信息采集工作,县城五大社区整合社区内公职人员、热心党员群众、退役军人等志愿力量,组建80支“邻里先锋”志愿服务队,设置队长80名,副队长165名,队员1132名。“邻里先锋”志愿队利用“八小时”以外时间走访联系群众5000多人,收集群众意见50多条,协调解决民生微实事100多件。楼栋志愿者通过建立楼栋微信群,定期向住户推送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社会治理等相关政策、服务信息10000多条。此外还结合社区日常工作,策划组织社群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00多场。
随着网格党建“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广宁广大党员干部还主动亮身份、做表率,在网格综合治理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一人带动一家人,一家人带动一片人的方式,切实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西江日报记者 刘壮壮 通讯员 冯铁成 黄晓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