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任昌仕
从教28年的许玉凤现任四会市大沙镇南江学校语文老师。去年被选为四会市大沙镇人大代表后,她立足当地,植根群众,为群众急难愁盼奔走,赢得了大家的赞许。
走接访选民群众是人大代表履职的最基础方式。许玉凤每月会抽出1天时间,到南江联络站进行常规接访。同时,为方便选民群众联系,她公开自己的联系方式,认真地倾听群众意见。
在接访中,许玉凤了解到,大沙镇部分村道还没有路灯。她告诉记者:“我晚上去实地查看,夜晚黑乎乎的,村民出行不便,大家都在家呆着,生活很单调。”实地感受了夜间无路灯的情况后,她向镇人大提出了《关于实施大沙镇乡村人居环境亮化美化工程的意见建议》。
在安装路灯费用问题上,许玉凤以身作则,带头捐资,并鼓励动员亲朋好友、周边村民以及乡贤踊跃捐资,共筹集资金100多万元,确保项目顺利启动。
在大沙 镇“光亮 工程”安装阶段,许玉凤和其他人大代表到村监督项目进度,协调安装现场工作,晚上检查路灯亮度,确保每一盏灯质量过关。
“这些村里第一次有了路灯,村民都很高兴。大家说现在晚上出门方便、踏实,村里老人多、亲戚多,晚上串门聚会也比以前多了。夜生活不那么单调冷清。”许玉凤说。目前该项目已为大沙镇8 个行政村约29公里的农村道路,安装了2000多盏太阳能光伏路灯,大大方便了群众出行。
南江工业园外来务工人员多,长期受限于周边学位紧缺,这些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难。“能够给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位不到500 个,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近一点的私立学校学费高昂,到四会市区或者佛山三水就读又远了些,而且孩子年龄小需要照顾,有些爷爷奶奶在学校旁租房陪读。”作为来自教育界的人大代表,许玉凤和这些家长、学生一样,希望家门口有学位。
为解决这一问题,四会市委、市政府在南江工业园规划建设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但由于各种原因,建设进度相对缓慢。许玉凤多次就加快学校建设走访调研,并提出了《关于加快南江工业园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并按期投入使用的意见建议》。
今年6月开始,许玉凤和一些人大代表到现场调研施工进度。 7、8月施工方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建学校。终于,崭新美丽的校园如期开学。
“该校可提供1680个中小学位。现在,本地居民和在南江工业园工作超6年的务工人员的子女均可入读,之前在其他学校就读的也可以插班。方便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同时,也提升了工业园的区域吸引力。”许玉凤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