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群众张张嘴 人大代表来跑腿 文化小公园建到村民家门口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罗勒村是一个有4000多名村民的大村,如何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是牵挂在莲塘镇人大代表梁成维心里的“大事”。其时,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梁成维走访联系村民群众,在田间地头收集到了大家的心声:“要是咱们村也有公园可以逛,那该多好。”

梁成维(右一)与其他镇村干部在查看公园里的太阳能路灯。 受访者供图

梁成维(右一)与其他镇村干部在查看公园里的太阳能路灯。受访者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黄有剑 通讯员 谭抒茗

萍姨是高要区莲塘镇罗勒村人。最近,她在微信里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我们村里头也有公园了。可漂亮啦,就在我家门口!欢迎大家过来游玩打卡。”萍姨所说的公园,就是罗勒村文化小公园,如今是莲塘镇的“网红公园”。这座公园的建成,是高要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倾听民声、服务群众,为民办事的真实体现。

罗勒村是一个有4000多名村民的大村,如何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是牵挂在莲塘镇人大代表梁成维心里的“大事”。其时,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梁成维走访联系村民群众,在田间地头收集到了大家的心声:“要是咱们村也有公园可以逛,那该多好。”

群众张嘴,代表跑腿。在认真研究村民们的建议后,梁成维主动了解相关政策,并征求专业人士意见,进行现场测量勘查、制定建设方案等,最终初定了村中心一个荒废的小山坡作为罗勒村文化公园选址。

为什么选址此处?“这个小山坡位于罗勒村中心,如果建成公园,相当于打通激活了该村的核心地带。同时,周边的温贯村、龙塘村、官塘村、波洞村等村庄的群众也会过来公园游玩,形成辐射作用,增加乡村之间的连接和往来。”梁成维介绍道,镇人大代表的方案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

走在罗勒村文化公园的步道上,红砖砌成的台阶稳固宽敞,沿坡拾级缓行,山顶微风拂面。回忆当时,这条步道的修砌,又是横亘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山坡陡峭,为运输建筑材料带来不便,车辆无法上去,人力运输耗时费力,显然也不现实;而没有建筑材料,公园的人行走道就迟迟无法开建。

如何解决?人大代表动脑子、想法子。“听说附近有个工程需要用到骡子去驮运材料,我就去了解情况,跟对方商量租用骡子。”当梁成维把罗勒村的情况一说,对方爽快答应提供帮忙。“想方设法、四处奔走为村镇群众谋利益,这样的人大代表值得敬重!”对方充满感慨。于是,建筑材料运输的难题亦得以顺利解决。

2022年新春前夕,文化公园的步道铺设、绿化种植、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已完毕,一个生机勃勃的小公园雏形基本呈现。有不少村民提出,大家都期待夜晚也可以到公园里散步,建议在步道两旁安装上适量的路灯,保障群众的出行安全。

收到群众的意见后,人大代表们再次奔走起来——测量路灯安装间距、选定式样、货比三家……一番精打细算下来,资金仍然捉襟见肘。高要区人大代表梁广大听到消息后,马上捐资3万余元,解了燃眉之急。随即,罗勒村文化小公园30余盏太阳能路灯很快被安装好,群众纷纷拍手称赞。

如今,这座乡村文化小公园成了罗勒村里最亮丽的风景。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如本网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涂先生(电话:0758—2722284)
详细请浏览:http://www.xjrb.com/about/copyright.shtml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西江报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