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红砖搭建而成的小广场干净整洁。西江日报通讯员供图
利用废旧红砖围成一块块方正整齐的菜园。西江日报通讯员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吴映霖 通讯员 黄小凤 刘剑
废旧红砖铺成路、砌成墙,村里还装上了路灯、建起了小公园,村民正在村子广场的树下乘凉闲聊,村落一派安详惬意,这是四会市大沙镇富溪下步村,以美学思维开展“红美行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所打造的乡村新景象。
大沙镇共有114条自然村,但多年来各村村民建设楼房导致不同程度堆积了大量废弃红砖,长年累月被闲置在公共区域,十分影响村容村貌。随着大沙镇推进各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如何处理这批红砖也成了一道难题。
为此,大沙镇结合本地各村实际情况,在今年2月份首次提出以美学思维开展“红美行动”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创新做法——利用村中堆积的废旧红砖建设“四小园”、小广场、小巷道等,并首先对富溪下步村、村美丽坑村、陈冲上罗村进行建设,打造“红美行动”示范点。
同时,在大沙镇政府“有物出物、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的大力号召下,辖区内企业、乡贤陆续捐资约16万元,还有企业捐赠建筑材料,村民们也纷纷参与进来,支持大沙镇“红美行动”。
此次行动通过“政府引导、村民参与、乡贤支持、企业结对、代表发动”的多方参与,一改以往“政府在干、群众在看”的“单机”行动。几个月的时间里,3个示范点的改造初显成效,红砖逐渐成了村里一抹别具风格的亮丽色彩。原本泥泞的土路,变成了纹路别致的红砖路;闲置的空地经规划开垦,由红砖围成了一块块方正整齐的菜园;一旁还有红砖搭建成的小广场、小砖凳……
大沙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红美行动”在以上几个示范点村子建设成小菜园后,他们鼓励当地村民承包用地,既解决长效管护问题,满足村民的耕作需求,又可以增加集体的收入,促成三方共赢局面。同时,村里还将持续推行农村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村民每人每年缴纳60元保洁费,再结合政府划拨的保洁资金,便可聘请专业保洁公司保持村子常态化干净整洁。
“开展‘红美行动’后,村子变得干净又舒服,环境不比城里差!”在外打拼多年后返乡的村民吕汉华满脸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他现在除了工作,大部分时间都会回到村里住。政府还给村里装上了路灯,晚上还可以和家人一起出来散步,生活十分惬意。
接下来,大沙镇将加快推动“红美行动”全面铺开,持续美化村庄环境,形成大沙特有的乡土特色和乡村风景,并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进一步成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